-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文 读后感 什么是读后感 顾名思义,先来读,再有感受和想法。读后感就是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收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⑴ 读原文,抓重点: ? 认真阅读原文,多读几遍,抓住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延伸下去,展开丰富的联想。 (2)摆好位,侧重“感” ?在写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方法:一般文中既要有“读”的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开头,又要有“感”的内容,要结合实际,和“读”的内容紧密联系,做到“读”“感”相连,有略有祥,有感而发。 (3)抓住“点”,联实际 有的同学读文章后会有很多感受,而写读后感时不能面面俱到,应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地写下去,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使人读起来感到亲切、舒服。 标题有两种写法。一种直接命题,一般为“读《╳╳╳╳》有感”或“《╳╳╳╳》读后感。”另一种可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注明文章的中心内容。副标题表明题材。 如: 如山的父爱 ——读《纸钢琴》有感 ??? 今天我读了《纸钢琴》这篇文章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父亲每天很早出去,很晚回来,裹着一身泥便倒头大睡。”父亲为何如此拼命?原来,它是为了给他酷爱音乐的女儿买一 架钢琴。就这样度过了五个春秋,钱终于凑够了,可是,谁又能料到,再买钢琴的途中钱被盗了。父亲无奈,只好含泪送给女儿一架“纸钢琴。” (引) ???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满足儿女的愿望,为了培养儿女成才,为了拯救儿女的性命,每一位父母都愿意为此付出任何代价,甚至生命也无怨无悔。(议) ??? 记得,我们曾经学过这样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89年,在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中一所小学不幸坍塌。一位孩子的父亲一心要救出它的孩子阿曼大,不顾他人的劝告,冒着生命危险在学校的废墟中不停的挖呀、挖呀……过了36个小时,他的双眼已经布满了血丝,两只手上沾满了鲜血,破烂不堪的衣服紧贴着他的身体。38个小时过去了,奇迹发生了:那个孩子得救了,那个班的孩子们也安然无恙。他和他的儿子阿曼尼紧紧的拥抱在一起。这位父亲不仅拯救了他的生命,还拯救了他儿子全班同学的生命。(联) 父爱是坚韧的;父爱是深沉的;父爱是厚重的;父爱如山!(结) B:中间 首先亮明基本观点,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然后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写读后感要避免的几种现象 四人小组交流: (1)你选哪一篇课文或你读过的那本书籍或文章来写? (2)你拟定怎样的题目? (3)谈谈你选取的感受最深的哪方面来写? (4)你会联系到什么来谈你的感想体会? * * * * * * 一、紧扣原文,这个“感”必须从原文中引出来的感想和体会。 二、不要全面,抓住其中的一两个点。 三、一定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实事求是地写出自己的真是感受 四、针对原文中的一些问题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五、引用资料或名人名言。 读后感该怎么写? 读后感的基本框架 (一)标题 拥有一颗纯洁的爱心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 ⒌总结感受,升华感点 点—介—议—联—结 (二)正文结构 ⒈点明篇目,写出总印象 ⒉抓住感点,介绍内容 ⒊围绕感点,议论想法 ⒋围绕感点,展开联想 感点 题材 感点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所获得的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 写读后感的要注意什么? ⑷ 定标题 题目 1、读《XXX》有感或《XXX》读后感。 2、拥有正副标题: 愤怒与惋惜(概括文章中心)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明确读了什么) 龙的传人 ——读《我爱中国》有感 (5)明写法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 议——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继续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生活抒发感受 。 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可与开头相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 A:开头 交代篇名或书名,概括文章的大意或中心思想;切忌读后感变成了“读后抄”。 作为优秀的读后感,引述原文部分一定要精炼、概括。 引”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贵州省中考英语真题(原卷).pdf VIP
- 墙体拆除方案.docx VIP
- 乙肝dna检测培训课件.ppt VIP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3第四课时Section B (1a~Self Check)教学课件.ppt VIP
- 分析化学第五版课件第四章精品.ppt VIP
- 2025年高考物理云南卷真题(原卷版 ).pdf VIP
-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静配中心肠外营养液TPN药物配置的操作方法课件.ppt VIP
- 锚杆破断原因解析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