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复习)题库.pptVIP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复习)题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朝的疆域 《乾隆万树园赐宴图》郎世宁 郎世宁意大利人,自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来华,至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去世,在中国共度过了五十一年。他为二百多年前中国与欧洲的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重要和积极的贡献。 乾隆赐给土尔扈特部首领的银印 * * 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 1、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 明:废宰相、设内阁 清:限内阁、设军机处 2、加强的影响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边疆政策 一、废丞相,设内阁 避免历史上宰相“乱权专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 导火线:胡惟庸案 1、废丞相 过程: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六部直属于皇帝 结果:秦汉以来行之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从 此废除,皇帝的权力更大了 ;但皇帝事务极度繁忙。 目的: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札共1160件,共3391件事。明太祖即使“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也无法把事情一一处理好。 材料二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世宗时,三殿成,改华盖为中极为建极,阁衔因之。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明史》卷72《职官志》 补救措施:设置殿阁大学士 内阁 一、废丞相,设内阁 2、设内阁 原因:废除丞相制度后,皇帝负担加重;个人裁决 难免偏颇。 设立时间:明成祖永乐年间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 O X(时期) 侍从顾问 参与机密事务决策 票拟权 “部权尽归内阁” 明内阁政治地位演变图 票拟又称为条旨,它是阁臣根据皇帝所示旨意草拟敕旨,或对各部门各地方所上奏章提出批答意见,供皇帝裁决参考,经批红后颁示,因而具有相当的决策权力。 答案: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纵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 看材料评价明太祖的规定的得与失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 祖训首章》 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 —— 明太祖《皇明祖训 序》 《明史·严嵩传》载,严嵩任首辅后,“帝虽甚亲礼嵩,亦不尽信其言,间一取独断,或故示异同,欲以杀其势。” 说明明世宗仍然控制着绝对的皇权,严嵩无法窃弄威柄。 “内阁首辅”=“宰相”?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制约皇权 对皇权影响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任免 侍从咨询为主 一级决策者 职责 皇帝个人信任 宰相制度赋予 权力来源 内阁首辅 宰相 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思考: 有人说,严嵩、张居正等专权说明当时君主专制制度己严重削弱。结合你对内阁制度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这种观点不对。因为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严嵩、张居正等的权力不是来自制度保障,而是倚仗皇帝个人的宠信,一旦失去皇帝的宠信,也就没有他们的专权。这说明权臣专权恰恰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张居正 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是否一样? 明朝的内阁是皇权专制强化的产物,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二、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登峰造极的产物 左上图:隆宗门内军机处 右上图:军机处内景 左图:军机处的位置 目的:清朝初年,为了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设立军机房 性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特点:办事效率高;外界干扰少;封闭性强 评价: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1、军机处的设立 2、密折制 清代皇帝的批红 总体把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 战国初步形成:韩非子提出中央集权思想 秦朝正式建立:皇帝—三公九卿—郡县制 西汉巩固:刺史制度,解决了王国问题;提出了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形成“大一统”局面, 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把秦朝以来的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使之互相牵制。 北宋加强:强干弱枝的措施,将地方军权、行政权和财权收归中央,剪除了地方割据因素 元朝新发展:实行行省制度,既是古代郡县制的发展,又是后代省级行政机构之始。 明清强化: 明初废除了丞相制度,将其职权分给六部,实现了皇权和相权的合一;三司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