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音韵学复习提纲供参习
音韵学复习提纲
什么是音韵学?音韵学的分支?
音韵学(historical phonology),又叫声韵学,或者历史语音学。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演变的学科。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古代是“小学”的一个门类,是“经学”的附庸。
音韵学可以分为四个门类:
今音学:以《切韵》系韵书爲对象,研究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这里的“今”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古音)
古音学:是相对“今音学”来说的,以《诗经》的用韵和谐声字爲主要材料,研究先秦两汉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上古音)
等韵学:得名于等韵图。用字母、等、呼等概念分析反切原理和发音方法,并以韵图的形式分析汉语的音节结构。
北音学:对象是近代反映北方语音的韵书、韵图。(近代音)
关于声母的概念
声母
聲母(initial consonant)是指音節開頭的輔音。在音節開頭没有輔音的情况下,也可以認爲存在一個“零聲母”。而實際上普通話中真正的零聲母是非常少的。實際發音中往往帶有一个喉塞音或同部位的半元音。
聲母由輔音構成,但是輔音並不一定是聲母。輔音還可以充當韻尾。( -m, -n, -?, -p, -t, -k, -l, -?)。有些輔音(一般是響輔音)還可以自成音節:呣m(北京),五?、唔m(廣州)。甚至跟聲母相拚成一个音節:湯th?,鋼k?,郎n?,桑s?(廈門)。
声类
反切上字的分类,由反切上字系联、归纳而来。《广韵》中452个反切上字,最多可以分析为52声类。
字母
在音韵学上,古代学者称呼声母的别名,指字音的开头部分。字母的產生與佛教的傳播有關。在翻譯佛經的過程中,人們接觸到一種跟漢語、漢字完全不同的語言和文字,即梵語文。梵文是一種拚音文字,以輔音字母爲中心,元音用附加符号表示。受梵文的啟發,中國的音韻學家創立了字母。
最早創制字母的人一般認爲是唐末的和尚守温。他的字母有三十個,見於敦煌發現的《守温韻學殘卷》。现在音韵学上流传的三十六字母是经后人曾补过的,它大致代表了唐、宋间汉语语音系统的三十六个声母。
五音
音韵学家根据声母发音部位的不同,把三十六字母分为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唇音五类,即所谓“五音”。《玉篇》卷末所附的《五音声论》以及《广韵》卷末附的《辩字五音法》都是这种分法。前者自内向外,分为喉、舌、齿、唇、牙;后者自外向内,分为唇、舌、齿、牙、喉。
七音
在“五音”的基础上把“来”母别立出来称为“半舌音”,“日”母别立出来称为“半齿音”,是为“七音”。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张麟之改编的《韵镜》和郑樵的《通志·七音略》。
九音
在《切韵指掌图》中有“九音”说:把“半舌”与“半齿”并称为“舌齿音”,把“唇音”分为“重唇”与“轻唇”,“舌音”分为“舌头”与“舌上”,“齿音”分为“齿头”与“正齿”。
清浊
“清”、“浊”的区别在于声带的作用。“清音”是指不带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浊音”是指带音(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
全次
“全清”是指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塞擦音;
“次清”是指送气而不带音的塞音、塞擦音;
“全浊”是指带音的塞音、擦音、塞擦音;
“次浊”是指带音的鼻音、边音、半元音。
关于韵母的概念
韵母
韻母是一個音節中聲母之後的音質成分。韻母可以進一步分析爲“韻頭”(介音)、“韻腹”(主要元音)和“韻尾”三部分。“韵母”不需区别声调。漢語普通話中,韻母的結構較聲母複雜。聲母由一個音素構成,韻母則不一定由一個音素構成。
韻母並不一定全部由元音構成。普通話中韻頭、韻腹两部分一般都是由元音充當,韻尾則可以由輔音充當。此外,有些輔音(一般是響輔音)還可以自成音節,在有些方言中甚至可以跟其它輔音拚合爲一個音節。
韵
即“押韵”的“韵”。从韵腹算起,不管韵腹之前有没有介音,或韵腹之前的介音是否相同。韵书里的“韵”有声调的区别。
韵类
反切下字的分类。韵头、韵腹、韵尾、声调都要做区别。
韵部
比“韵”和“韵母”含义要广,它只要求韵腹和韵尾相同,不管韵头和声调是否相同。
韵摄
等韻學的概念。等韻圖把韻尾相同、韻腹相近的韻歸併在一起,称爲一“攝”。韻攝是按照音近原則歸併韻得出的大類。歸併的原則是:不計聲調、不計韻頭、韻腹相近、韻尾相同(或相近)。《广韵》中公有16个韵摄。
阴、阳、入
根据韵尾的不同,音韵学家把古韵分为三大类:
阴声韵:以元音收尾或无韵尾;
阳声韵:以鼻音收尾;
入声韵:以清塞音收尾。
舒促
阴声韵和阳声韵只有平、上、去三个声调,入声韵只有入声调。所以音韵学上把前二者称为“舒声”,把入声韵称为“促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