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献综述
一、目的和意义
便携式医疗设备正不断改进数以百万计患者的医疗保健条件。未来,还将有众多能显著改善医疗效果的创新型医疗应用产品。多年来,心率检测仪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方面发挥出显著的作用,它们所记录的心脏活动时的生物电信号,已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目前,检测心率的仪器虽然很多,但是体积大,功耗大,不易于携带。有些医院使用的各种心率监测仪器抗干扰性差,开发成本高,价格昂贵,即便用于心率信号采集的传感器也价格不菲。如果心率监测的仪器能够做到体积小,制作成本和销售价格低、操作简单,能被普通家庭患者接受,这无疑为临床诊断和个人保健使用提供了方便。因此,设计一种成本低廉,可随身携带,可长时间记录,显示和存储心率值,可与微机通讯并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心率检测仪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文探究研发了一种体积小,操作简单,适合家庭和社区医疗保健使用的便携式心率检测仪。
二、国内外现状
心电监护(ECG Telemonitor)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1903年,“心电图之父”荷兰教授Einthoven通过1500米的电缆线,记录了世界上第一份完整人体心电图,这在后来被广泛认为是心电监护的雏形。其后数十年间,伴随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大肆流行,心电采集和监测技术得以迅猛发展。最早,医务人员对ECG的监测和需求,是从危重病人抢救开始的。1933年Hooker首次进行实验动物心脏复苏,通过密切观察心脏跳动状况,来总结和判断病人的危重抢救效果。 1943年Claude Beek首次在手术室内实施,开始ECG的监测和临床应用1952年Zoll首次推出心脏起搏术,通过对心脏功能未完全恢复的病人进行起搏、监护,使病人得以康复1956年问世,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的存活率1960年Kauwenhoven报道胸外心脏按摩有效,心脏复苏技术日渐成熟1960年研发的持续床边ECG监测,能够适时不断地监护病人的ECG状况,使得心脏病人及危重病人得以密切和连续的观察,同时帮助医务人员能对病人的心电情况做出连续的分析和判断STM32 的便携式家用心电检测仪。心电电极采集体表单导联心电信号,经预处理电路对心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电平抬升后,送至STM32 中进行模/数转换和数字处理,在液晶屏上实时显示心电波形、心率和分析结果。实验表明,该心电仪能有效提取心电信号的特征点,准确测得心率,分析出4 种常见心率失常症状,并可测得HRV 的时域参数。该心电检测仪以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32 作为控制核心, 系统硬件电路由预处理模块和核心处理器模块组成, 能准确提取人体体表的心电信号。在程序设计上采用了模块化方法, 实现了良好的移植性, 可实现对心电信号动态显示并进行数据分析。
福建三明学院的饶连周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语音心率检测仪,该语音心率检测仪是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采集手指动脉波信号, 经过放大和整形处理, 经可调分频器后送入单片机进行计算, 快速地转换为一分钟心率, 并将结果予以LCD 显示, 同时有语音播报心率以及警报功能。该语音心率检测仪选用选用性价比较高的ATMEL公司生产的AT89C2051 单片机来控制电路。该设计充分利用AT89C2051 单片机资源,整机具有高精度、低成本、低功耗、使用方便、易于大批量生产的特点,是一种便携式语音心率实时监测仪,特别适合于日常检测之用。
长春理工大学的赵春华、庞春颖、宁春玉设计了一种基于CPLD 的心率检测仪。由心电电极采集到的心电信号经过预处理和模/数转换,送给CPLD进行数据存储及处理,实现实时检测与显示心率参数、自动报警等功能。系统在MAX+PLUSII环境下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应用VHDL语言编程实现。该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CPLD的心率检测仪系统,能十分方便地测算出实时心率, 为人们的心血管健康提供了参考信息。该系统在EPM7128SLC84-15目标芯片可以优化及扩展测量其他的生理参数,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颜拥军、赖伟、杨彬设计了一种基于人体脉搏信号特征的数字化人体模型心率检测仪. 该仪器采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获取脉搏信号, 以uPSD3234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对红外信号进行A /D转换, 采样数据经低通滤波, 数字微分后, 选择适于脉搏微分波形的模板进行匹配滤波处理, 实现了对脉搏波的检测, 并使用了一种中值算法来提取有效的脉搏时间间隔, 从而获得精确的心率值。他们所设计的反射式红外心率检测仪主要采用了匹配滤波等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得到心率数据, 将微电子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目前, 该设计已成功应用于健身产品跑步机中,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并且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的李晓凤硕士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子皮肤”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叉车安全行驶作业指导书介绍.doc
- 员工绩效管理培训-2014总汇.ppt
- 仓储物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介绍.doc
- 员工奖惩管理办法改总汇.ppt
- 仓储管理教学系统实训指导书(学生)介绍.doc
- 参考附件9公众安全手册介绍.doc
- 午睡静悄悄总汇.ppt
- 员工培训(执行力)1。10总汇.ppt
- 博物馆空调招标文件介绍.doc
- 员工培训-职业安全防范培训总汇.ppt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