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该设计矿井为七台河精煤集团公司新铁四矿0.9Mt/a新井设计,共有8层可采煤层,分别为57#、59#、60#、62#、65#、88#、98#、99#煤层,煤层总厚度为10m。井田走向长4.3km,倾斜长1.6km,煤层的工业牌号为1/3焦煤。
本矿井设计采用双立井开拓,划分为两个水平。大巷运输采用3吨底卸式矿车运输,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为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顶板处理方法为全部跨落法。
关键词: 矿井设计;立井开拓; 走向长壁采煤法
Abstract
This is a new design of 0.90Mt/a for Xintie No.4 of Qitaihe coal mining Group.It has eight workable coal seams,they are 57#、59#、60#、62#、65#、88#、98#、99#.Total thickness of coal seam is 10.0m meters. The coal seam industry trademark is 1/3 coking coal.
This mine pit design uses the double vertical shaft development, this shaft as two levels, The big lane transportation uses 3tonsBottom-dump mine cars to transport, uses long wall mining on the strike to mine,Coal winning technelegy is full mechaniszed coal winning technology.Weuse the caving method for all working faces.
Keyword:The mine pit design;Vertical shaft development;The long wall mining on the strike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绪论 - 1 -
第1章 井田概况及矿井地质特征 - 2 -
1.1 井田概况 - 2 -
1.1.1 井田位置及范围 - 2 -
1.1.2 交通位置 - 2 -
1.1.3 地形与河流 - 3 -
1.1.4 气象 - 3 -
1.2 地质特征 - 3 -
1.2.1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 - 3 -
1.2.2 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 4 -
1.2.3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 4 -
1.2.4 岩石性质、厚度特征 - 6 -
1.2.5 井田内的水文地质情况 - 6 -
1.2.6 沼气、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 6 -
1.2.7 煤质、牌号及用途 - 7 -
1.3 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 7 -
第2章 井田境界、储量及服务年限 - 9 -
2.1 井田境界 - 9 -
2.1.1 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 - 9 -
2.1.2 井田周边情况 - 9 -
2.2 井田储量 - 9 -
2.2.1 井田储量的计算 - 9 -
2.2.2 保安煤柱 - 10 -
2.3 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11 -
2.3.1 矿井工作制度 - 11 -
2.3.2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11 -
第3章 井田开拓 - 12 -
3.1 概述 - 12 -
3.1.1 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 - 12 -
3.1.2 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原因及其具体情况 - 12 -
3.2 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 - 12 -
3.2.1 井硐形式和井口位置 - 12 -
3.2.2 开采水平数目和标高 - 13 -
3.2.3 开拓巷道的布置 - 15 -
3.3 选定开拓方案的系统描述 - 19 -
3.3.1 井硐形式和数目 - 19 -
3.3.2 井硐位置及坐标 - 19 -
3.3.3 水平数目及高度 - 19 -
3.3.4 石门、大巷(运输大巷、回风大巷)数目及布置 - 19 -
3.3.5 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 - 21 -
3.3.6 煤层群的联系 - 23 -
3.3.7 采区划分 - 23 -
3.4 井筒布置及施工 - 24 -
3.4.1 井硐穿过的岩层性质及井硐维护 - 24 -
3.4.2 井硐布置及装备 - 25 -
3.4.3 井筒延伸的初步意见 - 26 -
3.5 井底车场及硐室 - 27 -
3.5.1 井底车场形式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