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学1题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教育的形态 教育的历史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 ·教育 ·人 第一节 对教育的认识 什么是教育 教育的要素 教育的形态 案 例 小孩子不听话,被爸爸打了一顿,孩子蹲在墙角里哭泣。爸爸走上前去,小孩子赶紧用手捂住了头,以为爸爸又要收拾他一番,明显一副畏惧的神情。但是爸爸并没有打孩子,而是抱起了他,一副又爱又恨的表情。 讨论题 1、请你评价上述案例。 2、谈谈你是依据什么理论进行分析的? 上述案例体现了建构主义对教育方式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儿童不仅仅拥有用书面文章或地图、数学公式、数字来表述的显性知识,更具有一种被称作为缄默知识的可能性。 英国物理化学家波兰尼在1958年《人的研究》一书中明确提出过此类概念,他认为缄默知识有如下一些特征: 第一,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 第二,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 第三,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我们之所以称之为缄默知识,是因为这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儿童对于自己行为的某种认知。 上述案例中的现象正是孩子“缄默知识”的具体体现,而大部分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样一种现状,从而阻碍了家长对于自己孩子完整和深刻的理解,因而经常显得束手无策。 同样的案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作为家长不仅不应该对孩子诉诸武力,而是应该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告诉他们自己所犯的错误会让家长多么的恼怒和难过。如果是因为家长错怪了孩子,孩子就应该理直气壮地跟家长讲出来,这样下次才不会又因为错怪而挨打。 这种做法会让孩子的地位发生转换,由被动变为主动。这种教育模式的优点在于,它结合了两大要素——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凸显了孩子对于犯错误这样一件事情的认识与再认识对于外显行为变化的重要性,让孩子自己对于如何处理这件事有了一个清醒的认知,从而做出有主动的、有选择性的信息加工,建立起与孩子自身以往所获得经验的联系,这对孩子还非常有帮助的。 比尔的帐单 美国的小男孩比尔的零花钱用完了,但他不好意思直接向妈妈开口。于是,聪明的小比尔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在纸上写着:“比尔的帐单?? 比尔拖地1美元? 比尔洗碗1美元? 比尔擦玻璃1美元? ……?? 合计9美元”,然后放在桌子上。 讨论题: 假如你是比尔的妈妈,你将如何教育比尔? 高明的妈妈看了“帐单”后笑了笑,也拿出了一张纸,写着:“妈妈的帐单?? 妈妈生比尔0美元? 妈妈养比尔0美元? 妈妈给比尔买衣服0美元? ……?? 合计0美元” 第一、什么是教育 讨论题: 你认为“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对吗? 知识的英文为knowledge。它的第一个音节是“know”,“知道”。当我们说知识的时候,有时候我们说的是“知道”,故有“知道分子”一说。我们可以“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可是它并不能让我们处在“领先地位”(leading edge)。但是knowledge这个词的末尾是“edge”,是“边缘、领先”。 知识的第一步是“知道”( know),最终的目标是产生“领先”(edge)。 讨论题: 当一个人“知道” 后如何才能达到“领先”(也就是“know”和“edge”中间这个“l”是什么呢)? 它就是“热爱”(love),它就是“学习”(learn),它就是“生活”(live)。 案例分析: 《大地的诱惑》(The Pull of the Earth:Participatory Ethnography in the School Garden)。书中讲述的算是一种极端的教改。为了帮助一个问题小学改变其教学,教育研究人员劳丽·托尔(Lorie Thorp)带着她的研究助理,别出心裁,和该校师生员工开展起种植活动,把学校变成了一个花园。 第一、什么是教育? 阅读并思考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 2、中西方对“教育”理解的不同点在哪里?为什么? 理解教育 一个刚看完电影的人可能会说“我从这部影片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一位政府公务员可能会在某次大会上说,“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 一位孩子的母亲可能会对自己的邻居说,“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一是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 二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 三是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 理解教育 (一)从“教育”的词源理解 ————从我国教育的词源 在我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