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本历史选修1商鞅变法课件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本历史选修1商鞅变法课件2

历史课程标准:   ⒈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背景)。   ⒉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措施)。   ⒊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影响)。 春秋战国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前221 特征 大变革: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动荡: 战争频繁,诸侯争霸 大发展: 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 《农政全书》所绘“屋三为井”示意图   井田制是商周时代的土地制度。这种土地制度一是土地为国家公有,二是把方圆九百亩的土地按“井”字形划分为九区,中间一区(百亩)为公田,其余八区(八百亩)为私田,分授给八家农户。公田首先由八家农户集体种植,收获全归国家,每家农户再种植自己的百亩土地。西周时期实行这种制度,是因为生产力低,生产工具不发达,农户也没有更多的力量来耕种更多的土地。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 由公田到私田 过程:铁器使用、牛耕的推广 私田大量出现 改变剥削方式(交地租) 角色转换 平民和逃亡奴隶 农民 奴隶主贵族 地主 井田制的瓦解 井田 私田 国有 奴隶主私人占有 产品要向周王进贡 不用进贡   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之上的,两者都是奴隶制存在的重要条件。两者的瓦解预示着奴隶制的消亡。 私田越来越多 争霸 富国强兵 风起云涌的改革 大变革时代 探究问题: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郡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秦孝公的《求贤令》   请思考:战国时期秦国为什么要变法?又为什么能变法?   商鞅又名卫鞅,他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是战国初年的魏国。他投身于魏国丞相公叔痤门下。公叔痤赏识卫鞅的能力,欲将卫鞅推荐给魏惠王,但未及推荐他就病卧床榻了。公叔痤病重时,魏惠王前去看望,问公叔痤:“万一相国一病不起,我将把国政托付给谁呢?”公叔痤回答说:“我的中庶子卫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大王把国事全托于他。”见惠王默然无言,公叔痤遣退侍臣,单独对惠王说:“大王倘不任用卫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出境,为别国所用。”惠王许诺离去。   公叔痤又召来卫鞅,抱歉地说道:“今天大王询问相国的继任人,我推荐了你,看大王的神色并不同意。我先君而后臣,对大王说如果不能用你,就应把你杀掉,大王答应了我。你应该赶快离开,免遭擒杀。”卫鞅回答说:“大王既然不能采纳您的意见任用我,又怎么能采纳您的意见杀掉我呢?”于是没有离开。惠王离开公叔痤病榻后对身边人说:“公叔痤的病情很重,他竟然要我把国政交给卫鞅,后又劝我杀掉卫鞅,真是太糊涂啦!”果然没有考虑公叔痤的意见。   卫鞅到秦国时,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得到了觐见孝公的机会。第一次觐见孝公时,向他大讲尧舜禹的仁义,要求秦孝公学习他们,行帝王之道。秦孝公根本听不进去,直打瞌睡。   第二次…… 商鞅变法会遇到哪些阻力呢? 旧贵族反对 老百姓不信任 舌战群臣 取信于民 南门徙木 ——商鞅变法的内容 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加强户籍管理,为收税、征兵提供了依据;同时加强了对百姓的控制 法 治 奖励军功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提高了秦国的战斗力,使秦军成为“虎狼之师” 世代高官今不再,厚禄被削特权消。 二十级爵靠军功,唯军为荣民尚武。 分封制 国君 诸侯 诸侯国官吏 国君 地方县吏 县制 分封制与县制之下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建立县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战争获胜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 农 战 废井田, 开阡陌 摧毁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地主阶级的力量 统一度量衡 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促进国家统一 习俗:“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增加财政收入;巩固统治   先秦时期家庭是国家管理的基本单位,收税、征兵、服徭役等都与此有关。分了家,必然增加纳税的户数;纳税的户数增加了,国家的税收必然大量增加。 ⒈商鞅为什么结局悲惨? ⒉判断变法(改革)成败的依据是什么?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 ⒊影响变法成败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⒋学习了商鞅变法你获得了哪些认识和启示?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战国策·秦策》记载:(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作法自毙   商鞅变法规定,告发奸人可以得到奖赏,不告发的则处以腰斩。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的人住宿,否则店主连坐。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曾受到变法打击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这些人煽起了秦惠王(即太子驷)的仇恨情绪,唆使他发布了逮捕商鞅的命令。商鞅听到消息,带着手下和老母逃跑。他们一直逃出

文档评论(0)

chenche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