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 容 大纲要求 理论知识-基础知识 总结 理论知识-基础知识 鉴定内容 (一)职业道德 (二)基础知识 (三)相关知识 鉴定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1.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P276-P287 2.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 P288-P308 3.事故应急救援 P309-P335 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P336-P351 5.安全生产监管、监察 P352-P360 6.事故报告、调查、分析与处理 P361-P371 7.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P372-P393 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方式与内容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方式 (1)行政许可制度 (2)监督检查制度 (3)事故应对和调查处理 总结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内容 1)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修理、使用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规定的情况。 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及其他相应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 3)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情况。 4)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充装、检验、修理、改造、使用、维修保养、化学清洗是否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5)参加或进行特种设备的事故调查。 第2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第16章 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 第1节 事故报告 第2节 事故调查 第3节 事故处理 第16章 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 第1节 事故报告 一、事故等级划分的规定 二、事故报告的规定 三、事故报告的类型 第1节 事故报告 一、事故等级划分的规定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1节 事故报告【知识要求】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1节 事故报告 二、事故报告的规定 1)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2)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第1节 事故报告 三、事故的报告 1.事故快报 (1)事故快报的范围 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火灾、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铁路交通、民航飞行、农用机械和渔业船舶伤亡事故及其他社会影响重大的事故和重特大未遂伤亡事故。 (2)事故快报的时限 1)一次死亡(遇险)10人以上(含10人)或社会影响重大的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6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 第1节 事故报告 2)一次死亡(遇险)3-9人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12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 3)一次死亡l-2人的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24小时内逐级报告至省(区、市)安全监管部门调度统计机构; 4)煤矿一次死亡l-2人事故发生后要在24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 (3)事故快报的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年、月、日、时、分); 第1节 事故报告 2)事故发生地的行政区划; 3)事故发生的地点、区域; 4)发生事故单位全称,经济类型,生产经营规模; 5)发生事故的车辆、船舶、飞行器、容器牌号、名称及核载、实载情况; 6)事故类型; 7)发生事故单位的安全评估等级和持证情况; 8)事故现场总人数和伤亡人数; 9)事故简要情况; 10)事故抢救和各级领导及有关人员赶赴现场组织事故抢救的有关情况。 第1节 事故报告 (4)事故快报的方式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