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6、三国和南朝时,江南经济得以开发,其共同原因有: A、大批农民南迁 B、南迁农民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 C、实行均田制 D、南迁农民和江南人民的共同开发 * * 开篇道: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夏商周 春秋战国 秦 两汉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隋 唐 中国历史纪年表 东汉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魏 东晋 宋 齐 梁 陈 隋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 25 220 221 222 265 304 439 534 581 386 317 420 479 502 557 589 唐 南朝 北朝 西晋灭亡以后,南北方出现了什么样的不同政治局面? (一)东晋南朝政局 西晋灭亡以后,南北方出现了什么样的不同政治局面? 南方政局相对安定: 北方政局严重战乱: 内迁各族和中原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国王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势力强大起来,消灭其他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公元317年,皇族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东晋。 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山东琅邪王氏、河南颍川庾氏、安徽谯国桓氏、河南陈郡谢氏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政权。 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了东晋的大权。 时间 相关成语 结果 战争特点 交战双方 地点 公元383年 前秦和东晋 以少胜多 前秦败东晋胜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淝水 影响 使江南地区免遭战争摧残,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相对安定的环境。 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淝水之战 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的氐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能够打胜仗。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想一想: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 东晋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建康 (今南京) 南 朝 宋 刘裕 420年—479年 齐 萧道成 479年—502年 梁 萧衍 502年—557年 陈 陈霸先 557年—589年 东晋后期,高门士族渐渐丧失执政能力,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 南朝后期,士族势力衰弱,庶族势力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龙骨翻车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农业方面 (1)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 (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 (2)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开始使用粪肥) (3)江南开始种植小麦。 (4)广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 荆江大堤 施肥图 南方牛耕 水磨模型 水碓 开发区域 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都是东晋南朝的重要粮仓。福建、广东和广西一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1、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手工业方面 (1)养蚕缫丝技术提升(丝织品产量激增) (2)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 (灌钢法) (3)制瓷业发展迅速。 (青瓷烧制) 红地云珠日天锦 南朝时发明灌钢法 南朝青瓷莲花尊 南朝青瓷双柄鸡首壶 东晋织成履 2、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资料1:公元前1世纪《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的江南“地广人稀”,老百姓以鱼米为食。那时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放火烧荒,耕种水田,百姓“无积聚而多贫”。 资料2:成书于6世纪的《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地广野丰”,繁荣昌盛,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个郡获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问题;这一地区“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江南地区发生了哪些变化? 根据材料及其书本知识,说说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可以从自然条件、人口、技术条件、社会状况等方面考虑。) 司马迁描述的汉代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但贫富分化的程度也低。 《宋书》所描述的南朝时期的江南,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 …… 人口 自然条件 技术条件 社会状况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雨水充足,气候较热,土地肥沃…… 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北方人口的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 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根据材料及其书本知识,说说导致这种变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