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良心论绪论一良心的概念.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论一良心的概念 绪论:一、良心的概念 ⒈西方的良心概念 与汉语良心或良知相对应,可以用来互译的词,在英文中是conscience,在德文中是Gewissen ,在法文中是conscience, 或再加个形容词conscience morale。 con-,德文Ge-,法文con-)的意思都是共同一起同一之意接近英文介词with,德文mit的意思,而后半部分的词干(英法文同为-science, 德文-wissen )都是知知识的意思,把它们合起来从字面上解就是同知共知和(别人)一起知之意。而这同知共知在今天的用法中也就是良知良心了, 从这种共同与良的联系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种对客观普遍性的暗良心的词都可以说渊源于下面这个拉丁词 conscientia (con- 共同、同一之义,加上scientia 知即为共知、同知、良知)。这个拉丁词虽有良知的意思,但是,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家常常把conscientia 这个词仅用于较低层次的决疑论(casuistry )中,即用于处理具体情况,在特殊场合中辨别善恶是非的良知。至于更高的普遍意义的良知,他们使用了另一个源自古希 synderesis。 这种普遍意义的良知(synderesis)才是不会出错的,明白无误的,它是上帝赋予人的、先天即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无需经过学习和训练就能得到;而具体应用的良知(conscientia )则可能出错,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和培养,才能使之趋于健全和正确。职是之故,拉丁语中才会有错误的良心(conscientia mala)这样似乎自相矛盾的概念,以及还有怀疑的良心(conscientiadubia),粗糙的良心(conscientia laxa),偏狭的良心(conscientia angusta),疑惧的良心(conscientia scrupulosa)等等。这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那里几乎是不可想象的。③当然conscientia 一词仅在中世纪是这样的用法,自近代以来,尤其在十八世纪英国宗教伦理学家约瑟夫·巴特勒(Joseph Bulter)之后,conscientia渐渐获得了作为普遍道德原则规范之认识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指在决疑论层次的原则在特殊情况中的应用了。也就是说,良心不再只是指权,而更是指经--准确地说,指对经synderesis也就渐渐废用,决疑论也同样从历史上消失。 synderedsis,是中世纪的圣杰罗米(Jerome)首先使用的,它来自古希腊词syneidesis。这个古希腊词也是同知 共知 的意思, 它在一个时期里等同于意识(即英文consciousness 之意, 而法文的conscience一词仍然保留意识之义作为其主要含义,所以用来作良心解时常常要在后面加上morale , 组成道德意识这一词组)。然而,圣杰罗米把syneidesis(知识、synderesis(良知、良心)使用时,却赋予了这个词以一种特殊的伦理含义。synderesis不再是一种一般意义上的知识,而是指一种特殊的知识,即一种对于道德是非,正当与否的知识。 syneidesis既然没有明显的伦理含义,有什么其它较接近于现代良心概念的词汇呢?在古希腊的哲学语汇中,最接近于现代良心概念的似乎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所说的明智、审慎(在英文中一般被译为prudence),但它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明智、审慎有些不同,在亚里士多德的体系中,它实际上更接近于moralsight(道德直觉、道德感知力)的意思。 灵异,即心里有一种神的声音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比方说,这种声音劝告他勿涉足公共生活,勿参与政治,但这种声音看来更象是现代人所理解的明智而非良知。在苏格拉底那里,更接近于我们所说的良知的反而是他在被判死刑后心里出现的法律的声音,《克里同篇》所展示的苏格拉底临刑前的心理活动正是一种典型的良心的活动。在肯定这种意识具有某种直觉性,乃至奇异的直觉性上,苏格拉底与中国心性一系的儒家学者颇有相同之处,但在苏格拉底那里,这种意识还与神、与法律有一种rankena)的话来说,是提供了一个在特殊情况下诉诸普遍道德原则的典型范例。④   古希腊人的良心论尚未展开,对良心没有一个固定和通用的一般概念,苏格拉底的灵异类似良心,但带有某种神秘性;且他对这一概念本身未予以展开说明; 亚里士多德对道德的明智、审慎虽有很多阐述,但这个概念较类似于后人的具体良心,即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判断力,没有普遍的概括意义。当然,这并不是说古希腊人没有深刻感受到良心这样一种统一的道德意识的存在,实际上有许多概念,如义愤、羞耻、正义感、畏惧、后悔等辞都指示出了良心,只是没有专门构成一个综合的良心理论而已。 这个神就是基督教的上帝,良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