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高考专题复习世界现代史(1917-1945年)4
20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 一、20世纪初世界文学 欧美文学---现代主义文学集中表现自我,反传统 亚非拉文学---保留本国民族特色,与欧美文学相融合 苏联文学---社会主义现实文学 特点: 共融性、多样性、民族性 (一)西方现实主义文学 1、法国---罗曼·罗兰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20世纪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 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2、美国 (1)德莱塞 代表作: 《嘉莉妹妹》、 《美国悲剧》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美国社会 特点: 作品贴近广大人民的生活,诚实、大胆,充满了生活的激情。 (2)海明威 《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老人与海》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 创作手法:“冰山原则”(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好像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在水上面,有八分之七在水下) 《老人与海》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艰苦搏斗,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寓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这种创作手法则被称为“冰山原则”。 (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西方文学的主流) 1、背景 20世纪以来两次伤亡惨重的世界大战,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十月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都对欧美各国为数众多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他们一方面对腐朽、丑恶的资本主义制度越来越悲观失望,另一方面又和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格格不入,这就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深陷迷途,他们的内心充满难以名状的迷惘、困惑。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和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了人们的精神危机。 2、特点 “我的一生——我一定得这么说一句——历经20世纪,却不曾遭逢个人苦难。然而,在我的记忆之中,它却是西方历史上最可怕的一个世纪。” ——以赛亚·柏林 “(20世纪)它为人类激起了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是同时却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与理想。” ——英国音乐家梅纽因 主流思想: 困惑、迷茫--既对资本主义制度越来越悲观失望,又和革命运动格格不入,精神世界深陷迷途,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受到怀疑。 表现人与社会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孤独、苦闷、冷漠;对自我生存价值的怀疑。 创作特点: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来说,现代派文学是一种反传统的文学,反对文学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反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强调表现人对周围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在艺术手法方面,现代派文学反对传统的表现手法,反对故事情节的逻辑性、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和语言的鲜明性,其作品往往是故事情节怪诞,时序颠倒,人物形象模糊抽象并喜欢使用隐晦难懂的象征性语言。——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集中表现自我--主观地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 艺术手法怪诞,反传统--作品结构的因果逻辑关系的拆解,时空倒错、自由联想、内心独白、反讽等艺术表现方法。 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及作品解读 《荒原》 1922年,艾略特长诗《荒原》发表,成为象征主义诗歌的里程碑。 《荒原》全诗433行,分《死者葬仪》、《对奕》、《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五章,使用了七种文字(包括题辞)和大量典故。 《死者葬仪》以荒原象征战后的欧洲文明。它缺乏水的滋润,需要春天和生命,然而现实却充满了低级欲念,半死不活。 《对奕》把上流社会妇女和酒吧里的下层市民生活两相对照,同样庸俗而无意义。 《火诫》写情欲之火造成猥亵、空洞而虚伪的爱。 《水里的死亡》篇幅最短,暗示死亡不可避免,人们所渴望的生命之水也于事无补。 《雷霆的话》回到荒原主题,宣扬宗教的“克制、同情、给予”,象征了上帝拯救人类的宣言。 作品充满了浓厚的神秘主义与宗教色彩。 《荒原》用一系列生活意象,刻划出20世纪20年代西方荒芜社会的现实图景,形象地刻划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文明的现实状态,表现一代人的迷惘幻灭心理。 (三)苏联无产阶级文学--高尔基 地位: 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人 代表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卫生资格《内科主治医师》强化讲义汇总.docx
-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地市级).doc
- 2017年1月项目经理继续教育推荐课程9、10.docx
-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解析(四)(学宝教育).docx
- 2017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 2017年日历每月一张可粘贴老日历上含放假.doc
- 2017年杨浦区高考语文一模(附答案).docx
- 2017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历史复习讲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doc
- 2017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历史复习讲义:中国古代的经济.doc
-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模拟练习02.doc
最近下载
- 煤改气监理实施规划.docx VIP
- 08S126热水器选用及安装.docx VIP
- 最新社会责任培训记录汇总.docx VIP
- 08S126 热水器选用及安装标准图集.pdf VIP
- 【讲课】2024版新标准化基本管理体系“调度应急和一堂三舍”专业.pptx
- 残疾人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题库).docx VIP
- 《GBT 42457-2023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产品安全开发生命周期要求》最新解读.pptx VIP
- 有色行业月跟踪:掘金亚欧大陆腹地,中亚金属矿产资源全景解析.docx
- 第2课 使用数字设备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叉车安全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