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案例模型.pptVIP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使用案例模型

第8章 使用案例模型 8-1 使用案例模型的基礎 8-2 建立使用案例圖 8-3 撰寫使用案例規格 8-4 找出情節 8-5 定義專案詞彙 8-6 本章總結 8-1 使用案例模型的基礎 8-1-1 使用案例模型 8-1-2 使用案例模型的目的 8-1-1 使用案例模型-簡介 使用案例模型可以建立軟體系統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連接、定義系統邊界、識別出有誰與系統互動和驗證需求。基本上,使用案例模型主要是針對功能性需求,可以將我們擷取和定義的功能性需求,進一步使用圖形和文字描述。 想想看!當你進入餐廳看到菜單時,就可以馬上知道這是一家中國、義大利、美式、日本、泰國或韓國餐廳,你可以點什麼餐?其價位為何?並且馬上在腦海中想像出這一餐的完整內容。對比軟體系統,使用案例模型就是軟體系統的菜單,看到使用案例模型,就可以想像出未來建立的軟體系統是長什麼樣子。 8-1-1 使用案例模型-用途 與使用者和領域專家(Domain Experts)溝通:使用案例模型可以在系統開發初期階段就保證相互了解真正的系統需求。 識別出系統的使用者、功能與互動:使用案例模型可以找出誰與使用者互動、系統應該作什麼事和系統的使用介面。 確認系統需求:使用案例模型可以描述系統的所有需求,讓開發小組進一步了解和確認系統的需求。 8-1-1 使用案例模型-內容 使用案例模型包含一些UML圖形,不過大部分都是文字描述的使用案例規格,如下圖所示: 8-1-1 使用案例模型-基本步驟 使用案例模型的建立是從第5章建立的需求規格文件開始,主要是指功能性需求的描述,因為使用案例適合用來分析功能性需求;並不適合用來分析非功能性需求。建立使用案例模型的基本步驟,如下所示: Step 1:建立使用案例圖:從需求描述找出動作者和使用案例,並且評估之間的關係,詳見第8-2節。 Step 2:撰寫使用案例規格:描述每一個主要使用案例,使用文字敘述寫出使用案例規格,包含主流程和替代流程的例外情況,詳見第8-3節。 8-1-2 使用案例模型的目的-圖例 對於使用案例驅動(Use-Case Driven)的軟體系統開發過程來說,使用案例模型十分重要,因為它主導整個軟體系統的開發過程。使用案例模型與其他軟體系統開發模型之間的關係,如右圖所示: 8-1-2 使用案例模型的目的-圖例說明 需求(Requirements):使用案例模型就是需求分析的結果,我們可以從使用案例規格中找出專案詞彙和建立領域或概念模型。 分析與設計(Analysis and Design):使用案例可以實現化成分析與設計模型,我們可以描述使用案例如何在分析和設計模型中實作,表示此使用案例進入分析或設計狀態。 實作(Implementation):因為使用案例模型是設計模型的基礎,實作的程式碼就是在執行特定的使用案例,當撰寫程式碼執行每一個使用案例後,就表示此使用案例進入實作狀態。 測試(Testing):我們可以從使用案例模型建立測試案例和測試程序,軟體系統可以借由執行每一個使用案例來進行測試,通過測試就表示使用案例進入驗證狀態。 8-2 建立使用案例圖 8-2-1 界定系統範圍 8-2-2 識別動作者 8-2-3 找出使用案例 8-2-4 評估使用案例的關係 8-2-5 建立使用案例圖的常見錯誤 8-2 建立使用案例圖 建立使用案例模型的第一步是建立使用案例圖,使用案例圖可以幫助我們確定和界定系統的範圍,讓我們看到有誰來使用系統,和系統要做哪些事。建立使用案例圖的基本步驟,如下所示: Step 1:界定系統範圍。 Step 2:識別動作者。 Step 3:找出使用案例。 Step 4:評估使用案例的關係。 8-2-1 界定系統範圍-說明 系統範圍主要是指軟體系統滿足主要動作者(Primary Actor)使用系統的需求,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將動作者在數分鐘至半小時的一段時間內操作系統所能完成的目標作為系統範圍。 請注意!界定系統範圍會對功能性需求造成嚴重的影響,因為不完整或定義不清的需求,在還沒有進入系統開發前,就已經種下專案失敗的原因。 8-2-1 界定系統範圍- 案例一:ATM自動櫃員機系統 某家銀行準備建立ATM自動櫃員機系統,提供客戶使用金融卡來執行帳戶(可能不只一個帳戶)的提款、查詢餘額和轉帳功能,如下圖所示: 8-2-1 界定系統範圍- 案例二:POS銷售點系統 某家擁有三間門巿的區域型超巿準備建立POS(Point of Sales)銷售點系統,使用光學掃瞄的收銀機設備取代傳統單一功能的收銀機,店員不只可以精確的計算商品總價,還可以分析業績資料,提供店長作為進貨的依據,如下圖所示: 8-2-2 識別動作者-動作者的特點 動作者只有兩種;一是使用者;一是外部系統(包含硬體裝置),因為系統有可能需要從外部系統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