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厦门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特征
厦门湾表层海水重金属元素的迁移过程规律研究
林 彩1.2,李文权1(,刘 洋2,陈宝红2,霍云龙2,孙秀武2
(1.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2.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05)
摘要:为探讨厦门湾表层海水中重金属元素迁移过程的规律,采集九龙江上游段的淡水端样品与大嶝岛附近的海水端样品,开展影响重金属迁移过程的环境因子如盐度、pH、悬浮物(SPM)、总有机碳(TOC)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盐度的增加,各重金属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是Cu、Zn和Cd,盐度增加到35时,含量仅约为淡水端含量的60%;2)随着pH的增加,各重金属含量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是Zn和Cd,pH增加到8.30时,含量仅分别为淡水端含量的20%及40%左右;3)随着SPM含量的增加,各重金属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Zn和Pb,SPM增加到400 mg/L时,含量可分别为淡水端含量的45倍及8倍左右;SPM与Cr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随SPM含量的增加,Cr含量略有下降,但降幅不大,SPM增加到400 mg/L时,Cr含量仍约为淡水端含量的80%;4)随着TOC含量的增加,各重金属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Cu、Zn和Cr;5)在天然水体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金属与盐度、pH及SPM之间仍存在线性相关,但受其影响的程度要较单个因素影响小;重金属与TOC之间亦存在正相关,但较单个因素影响不同。综上所述厦门湾表层海水重金属含量在从河口向外海扩散过程中,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作用是较为复杂的,其迁移过程的规律具有复杂性。
关键词:厦门湾;重金属;迁移过程;环境因子
中图分类号:P 76 文献标志码:A
进入海洋中的重金属一般要经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迁移过程,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通过吸附、沉淀等物理化学作用,转移并蓄积在沉积相中,但当水环境条件等因素改变时,重金属又可能通过解吸、溶解等作用再次释放,重新进入水体中,造成二次污染。由此可见,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其中有些过程是可逆的,所以在研究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规律时,必须综合考虑各过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1-2]。研究表明影响重金属吸附的水环境因素包括温度、离子强度、pH、悬浮物等[3-11]。本文拟在厦门湾采集九龙江上游段的淡水端样品与大嶝岛附近的海水端样品,开展影响重金属迁移过程环境因子(盐度、pH、悬浮物、总有机碳)的模拟实验,以研究探讨厦门湾表层海水中重金属元素迁移过程的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在厦门湾采集九龙江上游段的淡水端样品与大嶝岛附近的海水端样品。这两个样品中各参数含量见表1。
表1 模拟实验中淡水端及海水端样品各要素的含量
Tab.1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eshwater and marine end-member samples in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样品 盐度 pH SPM
(mg/L) TOC Cu Pb Zn Cd Cr (mg/L) μg/L 淡水端 3.3792 7.74 35.0 1.43 1.43 0.117 2.25 0.172 0.837 海水端 30.3166 8.14 2.00 1.04 1.03 0.111 1.60 0.074 0.774
1.2 实验过程
本文主要开展厦门湾表层海水重金属与环境因子(盐度、pH、SPM、TOC)的单因子实验及混合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1.2.1 盐 度
以淡水端的样品为本底,加氯化钠固体(优级纯)调节样品中的盐度梯度大致为4、10、15、20、25、30、35,振荡2 h,经0.45 μm醋酸纤维滤膜过滤后,在安捷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7700x)上测定Cu、Pb、Zn、Cd、Cr的含量,同时测定国家标准海水以检验准确度。测定各样品的盐度值。
1.2.2 pH
以淡水端的样品为本底,用氢氧化钠调节样品中的pH梯度大致为7.70、7.80、7.90、8.00、8.10、8.20、8.30、8.40、8.50,振荡2 h,经0.45 μm醋酸纤维滤膜过滤后,在ICP-MS 7700x上测定Cu、Pb、Zn、Cd、Cr的含量,同时测定国家标准海水以检验准确度。测定各样品的pH值。
1.2.3 SPM
以海水端的样品为本底,配制5 000 mg/L的高岭土溶液,并以此溶液调节样品中的SPM梯度大致为5.0、10.0、30.0、50.0、100.0、200.0、300.0、500.0 mg/L,振荡2 h,经0.45 μm醋酸纤维滤膜过滤后,在ICP-MS 7700x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