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对宋玉的受容详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永对宋玉的受容详细

柳永对宋玉的受容 ──走向慢词的道路之一(赋的性格) 一、序 二、唐末以前对宋玉文学的受容 三、柳永词中所见宋玉文学的影响及其特殊性 四、赋的表现特性与柳永的词 五、柳永在文学活动中的选择 六、柳永与赋家立场的比较 七、柳永风格中的宋玉侧面 一、序 ??? 柳永在词中,经常引述中国古代一些名士的故事。关于范蠡、郦食其、嵇康、潘岳、孟嘉、陶渊明──这些至今仍广为人知的故事,为柳永的词世界增添了独特趣味(1)。 ??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言及宋玉之处。这里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说明:第一、与其他词人相比,柳永提及宋玉的频率要高得多(2)。第二、柳永作品中出现的其他古人的意象,一般都只是占有非主题性的点缀地位,相比之下,言及宋玉时,则往往使人感到一种模仿其总体风格的态势。 ??? 依据上述两点,我不能不这样想:柳永对于宋玉,不是单纯地把其人其事当作可资选取的素材,而且还怀有一种个人的亲近感。 ??? 拙文试图就宋玉对柳永的影响作一些探讨。换句话说,是想以宋玉为参照,谈谈柳永的一个侧面。 ~~~~~ 注释: ??? 1、可举以下例子: [范蠡]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162《凤归云》) ??? 西子方来,越相功成去,千里沧江一叶舟。(186《瑞鹧鸪》其二) [郦食其]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083《宣清》)?? ??????? 天幕清和堪宴聚,想得尽、高阳俦侣。(095《思归乐》) ??????? 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193《倾杯》) [嵇康]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肠先断。(061《凤栖梧》) ??????? 酩酊谁家年少,信玉山倾倒。(155《小镇西犯》) ??????? 对佳丽地,信金? 罄竭玉山倾。(176《木兰花慢》其二)?????????????????????????? [潘岳]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019《迎新春》) ??????? 檀郎幸有,凌云词赋,掷果风标。(097《合欢带》) [孟嘉]聚宴处,落帽风流,未饶前哲。(096《应天常》) ??????? 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143《玉蝴蝶》其五) [陶渊明]陶令轻回顾,免憔悴东篱,冷烟寒雨。(026《受恩深》) ??? 2、从唐五代到北宋的词中,宋玉名字出现的频率依次是: ???? 唐五代词 4/1150, 柳永以前的北宋词 0/45, 柳永 6/213, 张先 0/165, 晏殊 0/137, ???? 欧阳修 1/241,晏几道 1/270,苏轼 1/362,黄庭坚 2/190,秦观 2/176,周邦彦 2/186。 ????????????????????????????????????????????????????????????? ( 据《全宋词》排列) ↑返回 二、唐末以前对宋玉文学的受容 ?? 众所周知,宋玉是屈原之后的楚国文人(3),是前汉司马相如之前的赋体文学的先驱者(4)。他的生平事迹所传甚少。后世对其作品,在承传和受容的同时,也因不同时期文学思潮之差异而有不尽相同的评价。那么,在考察宋玉对柳永的影响之前,先来看一看唐末以前对宋玉文学的理解和评价的情况。关于这个问题,稻*佃耕一郎有如下专论: 《宋玉をめくって——宋玉文学への一视点——》 (早大《古代研究》第三号 1974);《宋玉论——その文学的评价の定立をめくって——》(《目加田成博士古稀纪念:中国文学论集》 龙溪书舍? 1974);? 《宋玉的别集——その编纂、流布、散佚のぁぃだに——》 (《大野实之助博士古稀纪念:中国文学论文集》 1975)。 ??? 根据以上三篇论文,关于唐末以前对宋玉的理解情况,可作如下概括: ??? 前汉以后,宋玉文学中的那种曾被批评为缺乏讽谏性的、装饰性的表现手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并且在汉末、魏、晋时期重又获得高度评价。当时,以道义性、说理性之多少为文学作品的评价尺度的风气减弱,因而对宋玉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发现他的作品更富于文学性。换言之,从他抒情的《九辩》、辞采华美的《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以及咏物的《风赋》等作品中,可以捕捉到一个丰富多姿的世界。尤其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此前尚未定型的宋玉的形象,这时被定型了。 ??? 特别是到六朝后半,《文心雕龙》和《文选》出现时期,宋玉的文学受到了与前汉时大相径庭的高度评价,人们发现他的作品中具有一种内在的讽谏性。此后对宋玉的理解便沿袭了这个模式。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在北周的庾信那里,不仅有对宋玉作品本身的评价,而且产生了对宋玉其人的兴趣,寄寓着对宋玉的私淑情怀。 ??? 此后便形成了自托宋玉的倾向。唐人沿用《文选》所定格的宋玉的形象,将自己的思想和境遇与之重合,这在当时的诗坛是一种常见的创作倾向。 ??? 现在,我们通过如下两种类型的实例来观

文档评论(0)

love38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