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机理、评价方法和标准-邵帅-水体富.pptVIP

7.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机理、评价方法和标准-邵帅-水体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机理、评价方法和标准-邵帅-水体富

* 左上图为蓝绿藻 右上绿藻 左下硅藻类 右下有色鞭毛虫类导致新西兰海域的赤潮现象 * 在天然水体中,氮、磷及其他无机盐类等的含量是有限的,从而限制了植物的生长以及总生产量。生活污水和化肥、食品等工业的废水以及农田排水都含有大量的氮、磷及其他无机盐类。天然水体接纳这些废水后,水中营养物质增多,促使自养型生物旺盛生长,特别是蓝藻和红藻的个体数量迅速增加,而其他藻类的种类则逐渐减少。这些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而这些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有两条分解途径:1、是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2、是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从两个方面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释放入水中,供新的一代藻类等生物利用。因此,富营养化了的水体,即使切断外界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也很难自净和恢复到正常状态。 * * 这几张图片直观的向我们展示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 赤潮的形成一般有两个必要条件,一由氮、磷等超标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为赤潮藻类生物生长提供物质基础;二为有赤潮藻类生物物种。在特定的条件下,构成赤潮的藻类生物遇到富含氮、磷等物质的“肥水”,就会蔓延疯长。目前,赤潮藻类生物全世界大约有数百种,其中有些还含有毒素,对水产品尤为有害。 * 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否达到生态平衡的湖泊称为调和型湖泊,调和型湖泊的营养化程度可用总磷含量,总氮含量,叶绿素a含量和透明度等指标来度量 水体富营养化 小组成员:贾麟 邵帅 朱丹 林竞雄 孟克 吴英格 赵菁虹 范吉涛 * 机理 * 危害 * 评价标准及防治对策 * 概念及特征 * 分类 * 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概 念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为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特 征 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 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减少,个体迅速增加 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红、棕、乳白等颜色 分 类 天然富营养化 人为富营养化 天然富营养化 湖泊演变的自然过程。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沉积物不断增多,先变为沼泽,再变为陆地,过程非常缓慢。 来源: 天然降水 地表土壤的侵蚀、淋溶 浮游动植物生长、死亡、分解、释放。 人为富营养化 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 ,可在短时间内出现 来源: 城市生活污水带来大量N、P;含磷洗涤剂 农村施用的化肥、牲畜粪便进入。 水体中营养物质 对水中藻类来说,营养物质是指那些促进其生长或修复其组织的能源性物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氮、磷。 氮、磷以不同的化学形态存在于水体中,主要包括有机氮、氨氮等含氮化合物和有机磷、正磷酸盐等含磷化合物。这些氮(磷)的存在形态之间可能发生相互转化,但藻类优先摄取的可能是氨态氮和可溶性正磷酸盐 106CO2+16NO3-+HPO42-+122H2O+18H++能量+微量元素→C106H263O110N16P+138O2 (藻类原生质) 富营养化水中的藻类 含有大量的氮、磷及其他无机盐类的废水进入天然水体 水中营养物质增多,促使自养型生物旺盛生长 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 藻类及其他浮 游生物死亡后 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机 理 循 环 危 害 溶解氧下降:分解有机物及藻类残体造成细菌的大量繁殖,消耗掉水中的氧气。 吸收阳光,遮蔽湖面,使阳光难以透过水面,水下生物得不到充足的阳光而影响了生存和繁殖。 分泌或产生黏液,黏附于鱼类等水生动物的鳃上,妨碍呼吸,导致窒息而死。 分泌有毒有害物质,如硫化氢。 影响供水水质并增加制水成本。过量的藻类会给制水厂在过滤过程中带来障碍。 水体散发不良气味:土腥素(geosmin),硫醇、吲哚、胺类、酮类等。 参考文献:张洁隽,王倩,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中外政策措施透析。北方环境,2011,23-(5) 危害 评价标准 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是: ①观察蓝藻等指示生物 ②测定生物的现存量 ③测定原初生产力 ④测定透明度 ⑤测定氮和磷等导致富营养化的物质 目前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的一般标准: 氮含量超过0.2~0.3mg/L, 磷含量大于 0.01~0.02mg/L, BOD大于10 mg/L, pH值7~9的淡水中细菌总数超过10万个/mL, 叶绿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