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中学2013届高三修必三专题三试题.docVIP

洪家中学2013届高三修必三专题三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洪家中学2013届高三修必三专题三试题

洪家中学2013届高三必修三专题三试题 一、选择题 1. 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对有清一代学术概括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光)咸(丰)以降之学新。”导致清代学术走向“新”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文化政策的相对宽松 B.西学东渐为中学注入新的活力 C.日益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 D.经世致用成为学术发展的主流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立宪救国、革命救国等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兴起,这反映出:①民族危机的加剧②救国思想的成熟③民族意识的觉醒④共和观念的普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不正确的 A.“中学”指的是中国的封建制度 B.“西学”指的是西方的制度和观念 C.“西学为用一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 D.这一思想付诸了实践并取得了成功 4. 20世纪初,梁启超曾特意对“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作过比较:(中国旧思想)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欧洲新思想)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梁启超作此比较的目的是( ) A.批判欧洲模式为清朝统治辩护 B.借鉴欧洲先进制度维护君主专制 C.学习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政治民主 D.借鉴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民主共和 5. 王韬认为:“当默深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文中的“默深先生”是指 A.林则徐 B.魏源 C.曾国藩 D.李鸿章 6. “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这段材料出自 A.《新学伪经考》 B.《天演论》 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 7. 有学者指出:“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显的‘阶段性’的。‘甲午战争’便是一极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阶段的开始。……那便是由‘四化’进入‘五化’。没有‘五化’,则‘四化’往往是徒劳。”这里多出的“一化”是指 A.工业化 B.科技现代化 C. 政治民主化 D. 国防现代化 8.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孙中山和张謇的选择是当时中国社会迫切的需要?? B.康有为的选择是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提出的 C.都对清政府感到失望 D.都想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状况 9.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维护孔子的地位,把孔子尊为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却批判孔子,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前者是在民族危机加深和中国资本主义刚刚产生的情况下出现的②后者是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背景下发生的③前者借助孔子的权威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④后者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其目的是打破封建思想束缚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③ 10. 图8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的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战争后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11. 近代中国百年历史表明,西学东渐先后呈现不同的主题。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①求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变法图强 ④了解世界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①④②③ 12. 下列与右图思想主张相一致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科学与人权并重 D.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13.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语词,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铁辙(track)、火轮机(1iterature)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 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 B.主张“师夷长技

文档评论(0)

fds373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