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马来西亚
(二)检察官的任命条件和程序总检察长的资格:有资格出任联邦法院法官的人员。任命程序:由总理提出建议,然后最高元首根据建议任命。总检察长的任期不是终身的,任期长短决定权属于最高元首,但他可以随时辞职,其免职理由和免职方式与联邦法院法官的免职理由和免职方式相似。 三、律师制度1976年,在马来西亚从英国殖民地统治下获得独立近20年时,才有了第一批在本国接受教育的律师从马来西亚大学法学院毕业。法学院建立后,律师人员补充和训练模式的这种大变化,必须看做是政府较开明政策的一部分,这种政策的目的在于“重建”马来西亚多种族社会“以制止经济失调,从而削弱并最终消除以经济功能来鉴别种族优劣的做法”;看做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国民法律需求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律师业的规模跟许多国家比起来,马来西亚律师业的规模相对于其总人口来说是很小的。1975年马来半岛的人口大约为1000万,而同年,全马来西亚合格的法律人才约1700人,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律师资格。实际上,执业律师只有1000人左右。这大约是每l万人中只有1个律师为他们服务。这个律师与人口的比例数字是较低的。而且,律师业在1975年的那个规模还是经过了过去10年十分迅速的发展后才达到的。1974年开业的律师一半以上是从1968年初开始才获得律师资格的。 由于律师业的规模比较小,所以对各个委托人的争夺普遍受到限制。结果,法律服务变得相当昂贵,这也使许多律师有可能在职业生涯的初始阶段就涉及经济领域中赢利最大的部门,并且集中于商业和财产转让业务。这些做法的代价是使低收入委托人得不到律师所提供的赢利较小的各种服务,例如刑事被告辩护或离婚诉讼处理等等。还应注意到,马来西亚律师所享有的工作条件与其他亚洲国家的同行比起来,是有绝对优势的。1975年,每个律师就都设有安装了电话、空调的办公室,还配备了固定的秘书。 律师执业具有有利可图的特性,另一个标志是马来西亚律师的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比较。1975年,作为领薪助手的新律师,每月工资是600到1000马来西亚林吉特。即使把通货膨胀考虑进去,收人为前一个数字的律师,是位居全国16%的高收入层次,而收入为后—个数字者则跻身于5%的高收入之列了。当然,实际上许多律师每月赚的钱都不止这个数。 马来西亚律师规模比较小,这种状况部分原因是由于该国获得律师资格的条件带有限制性以及马来西亚法学院直到1972年才成立。获得律师资格的各种条件和各种管理律师业的规章制度一样,都是以法令形式订立下来的。1976年通过了律师业法案,该法案的第一稿是由一个经执业律师们推选作为首席发言人的机构——律师委员会起草的,然后由总检察长、律师事务室进行某些修改才付诸通过。总之,在整个殖民统治时期,并且一直到1962年,实际上只有那些在英国获得高级律师或初级律师资格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律师。1959年,在新加坡大学建起了一所法学院,于是,从1962年起,获得该学院法学士学位的人便有资格成为律师。 该法学院1975年以后才向当地进行培训的律师授予资格,应该注意到,从1963年到1965年新加坡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自1962年起便经常有在新加坡受训练的律师进入律师界,1972年全1974年间,大约1/3的新律师是在新加坡受训的。一直到1972年吉隆坡的马来西亚大学才终于设立了法学院,该院第一批46名学生于1976年初毕业,其中有些人在当年就取得了律师资格。马来西亚律师界只限于获得英国专业资格或者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大学法学士的人进入,从而把许多从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各大学获得法学士学位的马来西亚人拒之门外。 (二)律师中的种族结构既然成为律师要具有上述资格,所以律师中大都来自城市中能负担到英国学习的中、上等收入家庭也就不奇怪了。各地律师中绝大部分人的父亲都是经理人员、自营商或是中等收入的领薪雇员。在城市里中产阶级家庭中的绝大部分是华人和印度人家庭,而马来人往往住在农村,属于中下阶层,因此,在马来西亚,种族和律师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联系。执业律师中占压倒优势的是华人和印度人,马来人只占极小的一部分。例如在1974年的执业律师中,半数是华人,1/3是印度人,马来人不到1/10。执业律师和种类分布反映了马来西亚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几个特点:在马来西亚经济中,传统上对法律服务需求最大的商业部门基本上由华人控制,这些机会刺激了许多华人去学法律。 政府部门和种族分布情况就不大相同了。公务员的招募配额有利于马来人,这可能说明这样的事实,即在马来人社团中,政府高级官员在传统上一直被认为是最享声望的职业。合格的马来人律师数量很有限。公务员招募配额带有种族色彩,还有律师个体执业与政府公职相比获得的报酬收益较高。所有这些因素合在一起,使政府部门失去了法律人才,时间一久,司法法律处的人数比其核准的编制少了l0%—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