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UPnP的穿越NAT的技术
基于UPnP的穿越NAT的技术
作者 唐善成 撰写时间 2005年9月7日 文档类型 研究小结 文档状态 草稿
目 录
1、NAT原理 4
1.1、概述 4
1.2、分类 4
1.2.1、传统NAT 4
1.2.2、双向NAT 5
1.2.3、两次NAT 5
1.2.4、多宿主NAT 6
1.3、工作机理 6
1.3.1、Full Cone NAT 6
1.3.2、Restricted Cone NAT 6
1.3.3、Port Restricted Cone NAT 7
1.3.4、Symmetric NAT 7
1.3.5、抽象原理 7
1.4、应用 8
2、穿越NAT的障碍 8
3、现有穿越NAT的方法 9
3.1、外网服务器法 9
3.2、协议扩展法 10
3.3、DNS-ALG 10
3.4、隧道法 11
3.5、ALG 11
3.6、MIDCOM 12
3.7、STUN(Simple Traversal of UDP Through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 13
3.8、TURN(Traversal Using Relay NAT) 13
3.9、Full Proxy 14
3.10、UPnP 14
3.11、UDP 封装法 14
3.12、穿越NAT的方法的比较 14
4、UPnP原理 17
4.1、概述 17
4.2、UPnP网络中的部件 17
4.3、UPnP技术使用的协议 18
4.4、UPnP网络工作步骤 19
4.4.0、寻址(Addressing) 19
4.4.1、发现(Discovery) 19
4.4.2、描述(Description) 19
4.4.3、控制(Control) 20
4.4.4、事件(Eventing) 20
4.4.5、展示(Presentation) 20
5、基于UPnP穿越NAT的技术 20
5.1、概述 20
5.2、IGD技术的特点 20
5.3、基于UPnP穿越NAT的原理 21
6、实现基于UPnP穿越NAT的技术 22
6.1、开发IGD 22
7、实验目的 24
8、实验方案 24
9、实验平台 24
10、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24
10.1、外网主机主动访问内网主机 25
10.2、内网主机在数据包中包含后继会话的新地址端口 25
11、实验结果分析 31
12、实验结论 31
参考文献 32
1、NAT原理
1.1、概述
RFC1631、RFC3022以及相关RFC定义的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是一种将IP地址从一个编址域映射到另一个编址域的方法,典型的应用是把RFC1918定义的私有IP地址映射到Internet所使用的公有IP地址。NAT与网络中其它计算设备的关系如图1.1。虽然NAT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节省IPv4地址空间等好处的同时,破坏了Internet最基本的“端到端的透明性”的设计理念,增加了网络的复杂性,阻碍了业务的创新。
IETF一直主张利用IPv6技术解决地址短缺问题,因此IETF虽然出版了几个与NAT相关的RFC,但对NAT技术(尤其是穿越问题)一直没有系统的标准工作,如SIP和Mobile IP就是NAT出现后设计的一些协议,都未考虑到NAT的穿越问题。现在业界意识到Internet在短期内不可能过渡到IPv6,IPv4和IPv6将长期共存,NAT以及NAT-P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 Protocol Translation)将继续得到长期应用,因此NAT相关问题开始引起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和ITU-T(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等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关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IP与多媒体工作委员会也正在积极参与ITU-T SG16组的相关活动,加紧制定中国多媒体业务NAT穿越标准[1]。
1.2、分类
从功能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的NAT(RFC2663),如图1.2)。
1.2.1、传统NAT
在多数情况下,传统NAT(Traditional NAT)允许位于内部网络的主机(采用RFC1918地址)透明地访问外部网络中的主机,把从外部网络到内部网络的访问作为一种特例。有关传统NAT的详细描述见RFC1631和RFC3022。传统NAT包括基本NAT和NAPT两大类。
基本NAT
基本NAT可以分为两类:静态NAT和动态NAT。静态NAT的工作原理是将内部网络中的每个IP地址(可以是私有IP地址、公有IP地址)永久映射成外部网络中的某个IP地址。动态NA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Redux模型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测定及评估.doc
- 基于RFID的地铁乘客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设计.doc
- 基于rfid的药品供应管理系统.doc
- 基于RMAN增量差异备份的恢复步骤.doc
- 基于rose的webservice建模.doc
- 基于RS和GIS的榆林市土地沙化遥感监测.doc
- 基于RS锦州市植被变化分析.doc
- 基于R语言的上海房价预测模型.docx
- 基于SaaS模式在线软件系统开发方案的研究.doc
- 基于s3c2410开发板的26265内核移植.doc
- 水毁房屋评定办法.doc
- 水力计算实训报告.doc
- 苏东坡经典语录 可做楷书字帖 打印即可使用.pdf
- 王阳明心学语录 可作为楷书字帖 打印即可使用.pdf
- 10.1美国第1课时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pptx
- Unit6ShoppingpartBLet'slearn(课件)-人教PEP版(2012)英语四年级下册.pptx
-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政治.docx
- 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政治试题.docx
- 第17课时 化学与社会发展.ppt
- 4.1.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