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检验--2010国标.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B 4789.3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 录入时间:2010-4-28 9:02:54 来源:国家卫生部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 4789.35-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中乳酸菌检验》。 本标准与GB/T 4789.35-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乳酸菌总数、乳杆菌、双歧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计数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 4789.35-1996、GB/T 4789.35-2003、GB/T 4789.35-200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含乳酸菌食品中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含活性乳酸菌的食品中乳酸菌的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乳酸菌 lactic acid bacteria 一类可发酵糖主要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本标准中乳酸菌主要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4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4.1 恒温培养箱:36℃±1℃。 4.2 冰箱:2℃~5℃。 4.3 均质器及无菌均质袋、均质杯或灭菌乳钵。 4.4 天平:感量 0.1 g。 4.5 无菌试管:18 mm×180 mm、15 mm×100 mm。 4.6 无菌吸管:1 mL(具 0.01 mL 刻度)、10 mL(具 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4.7 无菌锥形瓶:500 mL、250 mL。 5 培养基和试剂 5.1 MRS(Man Rogosa Sharpe)培养基及莫匹罗星锂盐(Li-Mupirocin)改良 MRS 培养基:见附录 A 中 A.1。 5.2 MC 培养基(Modified Chalmers 培养基):见附录 A 中 A.2。 5.3 0.5 %蔗糖发酵管:见附录 A 中 A.3。 5.4 0.5 %纤维二糖发酵管:见附录 A 中 A.3。 5.5 0.5 %麦芽糖发酵管:见附录 A 中 A.3。 5.6 0.5 %甘露醇发酵管:见附录 A 中 A.3。 5.7 0.5 %水杨苷发酵管:见附录A中A.3。 5.8 0.5 %山梨醇发酵管:见附录A中A.3。 5.9 0.5 %乳糖发酵管:见附录A中A.3。 5.10 七叶苷发酵管:见附录A中A.4。 5.11 革兰氏染色液:见附录A中A.5。 5.12 莫匹罗星锂盐(Li-Mupirocin):化学纯。 6 检验程序 乳酸菌检验程序见图1。 ? 7 操作步骤 7.1 样品制备 7.1.1 样品的全部制备过程均应遵循无菌操作程序。 7.1.2 冷冻样品可先使其在 2℃~5℃条件下解冻,时间不超过 18 h,也可在温度不超过 45℃的条件,解冻时间不超过15min。 7.1.3 固体和半固体食品:以无菌操作称取 25 g 样品,置于装有 225 mL 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 于 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 1 min~2 min,制成 1:10 样品匀液;或置于 225 mL 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 1 min~2 min 制成 1:10 的样品匀液。 7.1.4 液体样品:液体样品应先将其充分摇匀后以无菌吸管吸取样品 25 mL 放入装有 225 mL 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 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振摇,制成 1:10 的样品匀液。 7.2 步骤 7.2.1 用 1 m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 1:10 样品匀液 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装有 9 mL 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 1:100 的样品匀液。 7.2.2 另取 1 m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头,按上述操作顺序,做 10 倍递增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次 1mL 灭菌吸管或吸头。 7.2.3 乳酸菌计数 7.2.3.1 乳酸菌总数 根据待检样品活菌总数的估计,选择 2 个~3 个连续的适宜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吸取 0.1 mL 样品匀液分别置于 2 个 MRS 琼 脂平板,使用 L 形棒进行表面涂布。36℃±1℃,厌氧培养 48 h±2 h 后计

文档评论(0)

huayagong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