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养 生 必 读供参习.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养 生 必 读供参习

. 养 生 必 读 一、中医养生,父阳为纲 阴阳平衡是健康的保证。但阴阳平衡绝不等于阴阳平等。《黄帝内经》认为:人体阴存在“阳主阴从”的关系。《黄帝内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至”、“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只有当阳气饱满且处在潜藏封固状态下,才能阴平阳秘。也只有阳气致密,无所妄耗,方能固生命肢本。说明阴阳的协调,关键在于阳气的旺盛和饱满。 《皇帝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是固阳而上,卫外者也。”就是说: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 ,作用很强大 ,是生命的根本,是协调阴阳、保证健康长寿、抗御病邪侵袭的关键。如果阳气不固密导致“失其所”了就会折寿,就会短命。治病和养生的真谛就是激发、顾护阳气 。正是阳气的虚衰导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健康问题。 《医理真传》讲得根为具体:“可知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反之“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简言之:人体五脏六腑、经脉官窍、皮毛肌肉,但有一处阳气不到 ,就会得病。这是统 摄所有疾病的主要原因。 人体正常生理以阳为主导的阴阳二者相对平衡协调的结果,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以阳气为主的阴阳对立统一协调的正常的关系遭到破坏所致。 人生阳气(命门真火)亦称真阳、元阳、元气、龙雷之火,由这些称谓便知它是人身中绝顶重要的东西。有他才有生命,无它便无生命可言。故古人认为:一切阴(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精精血津液)皆是静止的,谓之“死阴”,唯独阳(命门真火)是灵动活泼的。阳气一绝,生命便告终结,剩下的只是一个躯壳而已(古人的生命被称为阳寿 )。这样绝顶重要的东西亦绝顶重要的特性,就是宜潜藏 而不宜飞越 。所谓“阳不患多,贵在潜藏”。 人体中的真阳、命火为什么要潜藏?因为潜藏了才能温养生气,生命乃得长久。如果真阳得不到潜藏派作其他用场,生气得不到温养,生命怎能不危机四伏?故做好真阳·命火的潜藏对生命绝顶的重要。失于潜藏史真阳过度耗散甚至外越,不仅不能长寿,且会导致诸多危证的发生( 危重病人临终前出现回光返照,就是真阳外越动摇生命根本的征兆)。在生活中熬夜·暴饮暴食、醉酒纵欲等错误的饮食起居,或者烦躁忧虑、大怒大喜等不良情绪都会耗损阳气,史阳气失于潜藏。 养生就是养阳气。万物生长靠太阳,阳气就是人体中的太阳。把人体中的太阳托起来,它就能光耀我们的五脏六腑,给我们带来长久的健康。任何人,只要注意顾护阳气史阳气旺盛,就可百病不侵。无论你现在多大年纪,只要阳气充足,活到天年就不是梦想。 二、阳衰的表现与调养之法 由于传统中医知识没有在社会上普及,很多人搞不明白阳气虚弱后,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和表现。一般来讲,有以下症状就意味着人体阳气衰弱或受损: 1、没有感觉到自己有病,但脸色青白灰暗无光泽,不是非常红润,类似亚健康状态;或面色黧黑(肾气不固以致外露只故,很危险)。 2、抵抗力下降,明显怕风、怕冷,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容易感冒 (阳气虚弱不能抵御外邪之故);或喜和热茶、热汤,腰背部又被冷水浇的感觉(阳衰,以致背部督脉阳气不升)。 3、食欲不好或大便稀薄、不成形,经常慢性腹泻,特别是熬夜后、吃寒性食物后、劳累或受寒后容易拉肚子(脾胃有赖于先天肾阳之温 ,方能蒸化水谷。阳衰,肾火不生脾土,以致脾不健运之故)。 4、消化不良、营养不良、贫血或水肿等(大多为脾肾两虚)。或劳累后体力恢复困难,受伤后伤口愈合满(阳气功能之一表现为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青少年及儿童一般阳气充足,所以体力恢复及伤口愈合很快)。 5、稍微运动则心慌、气短,活容易出汗,夜间多尿(阳衰,阳失统摄之故)。 6、女性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或肤色灰暗;男性阳痿、早泄等。 7、腰部酸痛、周转不灵,精神萎靡不振,少气懒言等(脾肾两虚之故)。 以上是阴盛阳衰的表现,总根源就是阳气虚弱。时至今日,上述症状似乎不再专属久病体衰之人,正常人也或多或少具有以上部分症状。可以说:阳气虚弱是现代多数人的通病。凡阳气虚弱明显者,一定要注意调养身体。否则接下来就可能的得大病。 阳气虚弱者,可根据自身具体虚损状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养正阳道】、【固体养道】、【乾元养道】等养生制品来顾护培补人体阳气,在生活中遵循合乎养生之道的饮食起居,进行专业调养。这样的人就能逐渐正气来复、恢复平衡,增强体质重获健康。调养时不要过于着急,保持淡定、顺其自然的心态最利于人体阳气。“生、长、收、藏”。事实证明:只要按法调养,就可逐渐养足身体阳气,百日内多数人可是身体发生本质改变。 养生就是阳气。只有顾护阳气,才能百病不生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