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出血性梗死专用课件
出血性梗死 (hemorrhagic infarction) * * 定义:常见于肺、肠等具有双重血液循环、组织结构疏松的器官,且伴有严重淤血的情况下,因梗死灶内有大量的出血,故称为出血性梗死,又称为红色梗死(red infarct)。 肉眼:出血性梗死的大体形态变化与贫血性梗死基本相似,只是梗死区有大片出血,表面为暗红色。 镜下:梗死区组织坏死,结构消失并有大量红细胞,未崩解破坏的血管则呈扩张充血状态。 病变 条件 严重淤血 双重血液循环 组织疏松 条件 病因 ? * 严重淤血: 当器官原有严重淤血时,血管阻塞引起的梗死为出血性。 淤血 出血 *双重血液循环: 就是正常体循环和吻合支血液循环共同存在。 肺脏具有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血液供应,两者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肠虽无双重循环,但吻合支丰富,这些器官一般不容易发生梗死。但在器官有严重静脉淤血的基础上,当一支动脉由于不能克服静脉淤血的阻力,以致局部组织循环障碍而发生梗死。同时,梗死区血管破坏可导致弥漫性出血。 双重血液循环属于严重淤血? *组织疏松: 肠和肺的组织较疏松,梗死初起时在组织间隙内可容纳多量漏出的血液,当组织坏死吸收水分而膨胀时,也不能把漏出的血液挤出梗死灶外,因而梗死灶为出血性。 a.血管吻合形成;b.侧支吻合和侧支循环 a b 1.肺出血性梗死 : 其病灶常位于肺下叶,好发于肋隔缘。 肉眼:呈锥形、楔形,尖端朝向肺门,底部紧靠肺膜,肺膜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梗死灶质实,因弥漫性出血呈暗红色, 略向表面隆起,久而久之变为灰白色,病灶表面局部下陷。 镜下:梗死灶呈凝固性坏死,可见肺泡轮廓,肺泡腔,小支气管腔及肺间质充满红细胞。 常见的类型: 2.肠出血性梗死: 多见于肠系膜动脉栓塞,或在肠套叠、肠扭转和嵌顿性肠疝时形成。 肉眼:多见于小肠段,呈结节段暗红色。坏死的肠组织粘膜皱襞变粗,肠壁肿胀。 镜下:肠壁各层结构不清,组织内充满红细胞。 梗死又可按有无细菌感染而分为: 败血性梗死和单纯性无感染性梗死 败血性梗死( septic infarct ):在梗死灶内有大量细菌生长繁殖,引起急性炎症反应,甚至化脓的梗死类型。通常是由于含细菌的栓子阻塞血管所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