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气词专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语气词专用课件

二、古代汉语语气词 (一)含义 表达各种语气的虚词 不充当句子成分,也不表示句子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只表达说话人的语气,即对所说的话的态度和方式 目前最早的语气词出现于商代甲骨文中,西周时期句首语气词较多,春秋战国句末语气词增多 句子的语气可以由语气词或句调本身表示 (二)分类 1、按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分 句首、句中、句末(现代汉语语气词只出现在句末) 2、按表达的语气分 陈述、疑问、祈使、感叹、提顿、委婉等 (四)语气词的连用问题 1、顺序:陈述在前,疑问随后,最后感叹 2、连用的语气词各自承担自己所表达的语气,全句的重点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翻译时能译的就依次顺译,不能的则可以不译 3、语气词的掌握关键是要能通过语气词揣摩出说话人的态度和倾向,进而能准确把握说话人意图 * 1、用于句末对客观现状的论断或肯定 2、用于句中,主要是主语之后,作用是提顿,即提示和停顿,是使语气舒缓 3、可不译如果出现在问句末尾,也是表示判断或判断的加强,不表示疑问 陈述、提顿 句末或句中 也 具体使用情况 表示的语气类型 在句中的位置 语气词 (三)常见语气词分析 表示肯定,本是一个特殊的指示代词,由于经常位于句尾,因此后来从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的用法虚化为纯粹的语气词。但是,即便是虚化为纯粹的语气词,“焉”还有较强的指示性,带有指点和引人注意的意味。 陈述 句末 焉 表示肯定,带有限制的意味,相当于“不过……而已”“不过……罢了”。“尔”与“耳”的用法基本一样。 陈述 句末 耳、尔 表示把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状况作为新情况陈述出来,带有动作已完成的意味,可以翻译成“……了” 陈述 句末 矣 这两个词古音相近,只是在先秦古书里出现的场合略有不同。“与(欤)”“邪(耶)”的疑问语气,较之“乎”要轻得多,它们更多的是表示一种探询的语气。即对自己说的话或想法不太确定,需要询问别人得到确认。 疑问、反问、感叹 句末 与、欤、耶、邪 1、用于传递纯粹疑问:相当于“呢(选择和特指疑问句中)、吗(是非疑问句中)” 2、在反问句末表示反诘语气 3、在商询、揣度问句句中,表示一种推测,相当于“吧?” 4、祈使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啊” 5、在句中或某个语法成分后,表跌宕停顿 疑问(主要)、祈使、提顿 句末或句中 乎 1、用于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吧” 2、用于句首表示提出问题,引人注意,又称发语词 3、“且夫、故夫、若夫、今夫”都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 感叹、提顿 句首或句末 夫 本身无疑问意味,最常见用于感叹句结尾表感叹;用于问句中多是表达一种强调意味 感叹(最常见)、反问、疑问(极少见) 句末 哉 指示代词之兼疑问语气词乎 疑问 句末 诸 1、表示希望(相当于“愿……”)、限制(相当于“只有……”)等语气 2、提顿,用于引出主语,提示年月,这种用法多见于上古,如《诗》《书》中 3、后世多用于祭文开头或仿古 希望、限制、提顿等 句首、句中 唯(惟、维) 1、反问句中,相当于“难道” 2、揣度问句中,相当于“莫非” 反问和揣度 句中 岂 1、用于揣度句中,有推测商量的意思,相当于“大概、恐怕” 2、用于祈使句中,表示一种委婉的要求,相当于“还是、希望……” 3、用于反问句中,表示一种委婉的反问 委婉 句首或句中(主语、谓语前) 其 *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