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送科室耳鼻喉头颈外科.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报送科室耳鼻喉头颈外科

报送科室: 耳鼻喉头颈外科 图书馆推荐最新文献信息: 2017年1月3日 共60篇 1、Madelung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摘要】 目的探讨Madelung病的诊断、外科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1月之间我科收住并接受手术治疗的Madelung病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5~65岁,均表现为颈部项增粗,CT或MRI检查表现为大量脂肪堆积,1例CT显示伴有喉累及。均有大量嗜酒史,其中2例合并心脏、肺部或脑部疾患,1例糖耐量异常。1例因呼吸困难急诊就诊,5例均有不同程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无吞咽困难。结果 6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4例行择期双颈部增生脂肪切除术及气管切开术,1例行择期双颈部增生脂肪组织切除术,1例因呼吸困难急诊行颈前增生脂肪切除+气管切开术,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5例择期双侧颈部手术者术者及患者均对术后颈部外形满意,并均于术后10天内拔除气管套管,1例急诊手术患者因合并心脏、肺部及脑部疾病,再次手术风险大,未再行彻底颈部增生脂肪组织切除术,因肺部同期有感染,术后第3天转入呼吸科继续治疗,出院后长期带管。随访15 d~48个月,颈部外形均可,无明显复发。所有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颈部脂肪组织瘤样增生或脂肪瘤样改变。结论 Madelung病是一种脂肪代谢障碍引起的脂肪组织弥漫性、对称性沉积于颈肩部筋膜间隙的良性疾病,常发生于有嗜酒史的男性,发病部位有特征性,易合并其他内科疾病,手术治疗是以改善外形及功能为目的,手术切除效果良好,术中注意保护颈部重要神经血管,以免损伤。术中选取合适的解剖标志为参考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脂肪瘤样病,多发性对称性; 诊断; 外科手术; 【文内图片】 【基金】 安徽省2015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501041147) 【作者】 吴静; 吴开乐; 刘业海;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贯穿连续缝合技术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评价鼻腔填塞法和鼻中隔贯穿连续缝合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应用的疗效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158例,随机分成2组。填塞组:术后以高分子止血海绵填塞鼻腔;缝合组:术后以可吸收缝线立即行贯穿连续缝合鼻中隔黏膜。术后对患者主观不适感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分,观察术后鼻腔黏膜水肿程度和鼻中隔血肿、粘连、术后治愈率等临床指标。结果术后48 h内两组患者在鼻部疼痛、头部疼痛、溢泪、耳鸣/耳闷、睡眠困难、吞咽困难6个方面的VAS评分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后出血量、鼻中隔血肿、鼻腔粘连、穿孔、感染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缝合法较填塞法能减轻患者痛苦,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关键词】 鼻中隔; 缝合技术; 对比研究; 鼻腔填塞; 鼻中隔成形术; 【作者】 权芳; 赵谦; 邵渊; 赵瑞敏; 李宏慧;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3、难治性鼻出血隐匿出血部位的分布和治疗 【摘要】 目的通过大数据分析并绘制隐匿部位鼻出血分布地图以及精准优化诊疗模式。方法检索近10年鼻内镜下诊治顽固性/难治性/隐匿性鼻出血的中文文献117篇,患者11 708例,结合我院患者总共纳入患者11 860例,分析出血部位和责任血管,绘制成隐匿部位鼻出血分布地图。总结我院鼻内镜下精准搜寻出血部位、射频微创止血和无填塞的优化诊疗模式。结果我们发现责任血管主要是蝶腭动脉和筛前动脉、筛后动脉;出血部位的频率依次是下鼻道穹窿区域31.90%(3783例)、中鼻甲嗅裂区域29.70%(3522例)、中鼻道后端区域11.37%(1349例)、鼻中隔偏曲区域8.98%(1065例)、鼻腔最前上区域6.22%(738例)、其他/不明区域11.83%(1403例),将隐匿出血部位和责任血管绘制成简明的鼻出血分布地图。152例患者按照我院的优化诊疗模式,99.34%(151例)患者能够精准微创止血。结论我们绘制出了隐匿部位鼻出血分布地图以便指引出血部位的搜寻;鼻内镜下针对隐匿出血部位的精准搜寻和微创止血是优化的诊疗方案。? 【关键词】 鼻出血; 内窥镜检查; 鼻腔; 射频消融术; 【文内图片】 【基金】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601137) 【作者】 杨钦泰; 邓慧仪; 王玮豪; 黄雪琨; 吕磊; 刘贤; 张革化;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4、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 正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是结外淋巴瘤的一种,病理类型以N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