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课时巩固过关练二1.1.2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演进Word版含答案.docVIP

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课时巩固过关练二1.1.2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演进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课时巩固过关练二1.1.2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演进Word版含答案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巩固过关练 二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演进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12题,共48分) 1.(2015·宜昌一模)对井田制的解读主要有以下观点:是奴隶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度下的农村公社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领主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公社制或农村公社制。造成上述分歧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  ) A.西周土地买卖频繁难以定性 B.历史可以凭主观随意分析 C.百家争鸣的需要 D.史料证据匮乏与多元史观 【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井田制下土地不得买卖,故A错误;历史是客观的,故B错误;百家争鸣与题干现象没有直接关联,C错误;对同一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一是因为史料证据缺乏,二是所站的角度不一,故D正确。 2.(2015·洛阳二模北宋大文豪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佃农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即佃农散而田荒日后之失必倍于今故也。”上述言论反映北宋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有所减轻 C.租佃关系开始出现 D.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解析】选D。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信息,故A错误;地主对农民剥削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错误;租佃关系开始出现是在战国时期,故C错误;材料中“放免(佃农)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即佃农)散而田荒”,说明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减弱,故D正确。 【拓展延伸】对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问题的认识   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力量增强的表现。土地兼并严重激化农民和地主、封建国家与地主的矛盾,促使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由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封建国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3.(2015·郑州二模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经营更趋市场化减少犁耕依赖 生产日趋专业化注重精耕细作 4.(2015·江苏高考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重视农田生态保护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5.下图是甲骨文中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能正确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证明商朝已有种桑养蚕的历史 中国的丝织业开始于商朝 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 商朝时人们的主要衣料是丝织品 6.(2015·陕西三模汉朝桑弘羊说“家人有宝器尚函匣而藏之况人主之山海乎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作者主张    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 工商官营反对豪民并兼 巩固统治关注民生 7.(2015·北京高考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8.(2015·桂林二模万历《旌德县志》风俗志云“成宏以前人心甚古乡里之老有垂白不识县官嘉靖以后渐变渐靡舍本而务末于是百工技艺之人商贩行游之徒皆衣食于外郡逐利于绝徼亦其势使然也。”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商业贸易环境渐宽区域商贩无利可图 政府默认舍本逐末私营手工业占主导 9.(2015·长春二模《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史透视和现实思考》一文中指出“整体而言中国的城市化历史是从两个层面逐渐展开的即以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化和以市镇为核心的农村城市化。”中国历史上“两个层面”的城市化划分最恰当的时期是    A.隋唐时期唐宋时期 宋元时期明清时期 10.2014年月由江苏省扬州市牵头的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下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的主要理由是    A.中国封建时代最早的运河 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积极作用 揭露了隋朝和元朝的暴政 曾促进经济发展和南北联系 11.(2015·昆明三模隋唐时期每个行业的行会有共同的行规和行神。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其他行业尤其是与官府之间的关系如交纳税收、组织应役等行会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材料说明行会的主要作用是    A.限制了行业内部存在的不良竞争 推动了政府抑制工商业政策的实施 确保本行业在手工业中的领先地位 发挥了政府管理私营手工业的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