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习题:第10章专题四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Word版含答案
课后作业提升
一、选择题
(2016·江西期中诊断)荒漠化土地动态度用来定量描述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变化程度,也可定量表征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的变化速率。黑河源于祁连山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河流之一,黑河流域中游具有该流域最好的绿洲。读“黑河中游临泽县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动态度(单位:%)统计表”,完成1~2题。
时段 轻度荒漠化 中度荒漠化 重度荒漠化 极重度荒漠化 1977~1986 -1.27 22.41 4.51 -1.26 1986~1993 -9.86 -5.25 5.18 0.31 1993~2002 0.45 1.03 -4.43 -0.46 2002~2012 -0.50 -0.70 -2.93 -1.78 1977~2012 -2.27 2.54 -0.62 0.87 1.由表中信息可知( )
A.该地以中度荒漠化为主
B.该地荒漠化以土地沙漠化为主
C.极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相对较稳定
D.该地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
2.导致1977~1986年临泽县中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耕地大量扩张 B.农牧民薪柴短缺
C.放牧规模扩大 D.不合理灌溉
解析 第1题,由表中数据可知,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相对较小,面积较稳定。第2题,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地区,1977~1986年该县的主要经济部门应为农业,而农业以绿洲农业为主;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加之该县自然条件较好,吸引了人口迁入,导致大量耕地被开垦出来,从而使中度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扩大,中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高,选项A正确。
答案 1.C 2.A
(2014·课标Ⅰ,7~9)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中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3~5题。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灌木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3.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5.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解析 第3题,读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生物量提高;植株数量和结构变化,导致植株密度改变。第4题,读表中数据可知,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与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的是地下生物量。第5题,读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氮的持续沉降,灌木植物地下生物量不断减少,导致灌木植物萎缩,而草本植物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增加导致草本植物繁茂。
答案 3.A 4.D 5.D
(2016·广东期中联考)下图为某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阴影区域最可能是( )
A.人口密集区 B.森林分布区
C.煤炭分布区 D.高山冰川分布区
7.给甲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是( )
A.赤道低气压 B.锋面活动
C.东北信风 D.东南信风
解析 第6题,从纬度来看,阴影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的南北纬10°之间的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和副热带大陆东岸的迎风坡,这些地区都是为热带雨林分布区,因此选B。第7题,甲地为中美洲的东侧,虽然远离赤道,但处于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地带,东侧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因而发育成热带雨林气候。以上可知此地降水来自东北信风。选C。
答案 6.B 7.C
(2015·天津文综,8~9)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自然灾害与防治限时训练.doc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地理信息技术课件.ppt
- 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随堂演练:第二阶段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高效演练1.2.5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限时训练.doc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地表变化规律限时训练.doc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课件.ppt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ppt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七工业布局与产业转移学案1专题限时训练.doc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学案1专题限时训练.doc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ppt
- 高考地理鲁教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7单元第3节城市空间结构.ppt
-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习题:第10章第2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地理鲁教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第2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ppt
-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习题:第10章第3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习题:第1章第1节地球与地球仪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习题:第1章第2节地图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习题:第10章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地理鲁教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9单元第1节交通运输布局.ppt
- 高考地理鲁教版(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9单元第2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ppt
-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习题:第2章第2节第2课时地方时和偏转规律Word版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