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单环芳香烃 (二) 二元取代苯的命名 练习:芳香烃作业P140 练习:芳香烃作业P140 2.写出化合物的构造式: (5)2,4,6-三硝基苯酚 (7)对氯苄氯 (8)3,5-二硝基苯磺酸 练习:芳香烃作业P157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α-萘磺酸;(2)β-萘胺;(3)β-蒽醌磺酸;(4)9-溴菲 (5)三苯甲烷;(6)联苯胺 第二节 苯的结构与芳香性 一、苯的结构 分子式:C6H6,Ω=4 化学性质: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不易发生加成反应;较低的能量和较高的热力学稳定性;具有特殊的光谱学性质。 凯库勒式的缺陷: 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应有两个异构体,但实际只有一种。 苯的氢化热比假想的1,3,5-环已三烯要小很多,约150.6 kJ·mol-1。 苯分子结构的近代观点: 1. 杂化轨道理论解释 2. 分子轨道理论解释 二、芳香性及休克尔规则 芳香性 (aromaticity) 休克尔(Hückel)规则 对于完全共轭的平面单环体系,当共轭体系的π电子数等于4n + 2时 (n = 0, 1, 2, 3…), 该单环共轭多烯体系就具有芳香性。否则,则不具有芳香性。 3. 芳香性离子 三、芳香性杂环化合物 第三节 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 一、物理性质 苯及其同系物多数为液体,稠环芳烃多为固体或结晶。 溶解性、密度与脂肪烃类似。 芳香烃的沸点较分子量相近的脂肪烃和脂环烃稍高。 对二取代物较邻、间二取代物的熔点高。 燃烧有黑烟(含碳量高)。 二、结构与化学性质 结构与性质相关分析 芳香体系能量低,不易被破坏。 大π键易受亲电试剂进攻--亲电取代反应。 2. 亲电取代反应(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机理 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 3.1 卤代反应(halogenation reaction) 3.2 硝化反应( nitration reaction) 3.3 磺化反应( sulfonation reaction) 3.4 傅-克反应(Friedel-Crafts Reaction): 又称傅氏反应 3.4.1 傅氏烃基化反应(Friedel-Crafts alkylation reaction) 第二,烃基化反应的难易既与芳烃的结构有关,也与卤代烃的结构有关。 芳基型卤代烃(Aryl halides)和乙烯型卤代烃(Vinyl halides)一般不能发生傅氏烃基化反应。 烃基相同而卤素不同的卤代烃,其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次序为:RF> RCl > RBr > RI; 对卤素相同而烃基不同的卤代烃,其反应活性次序为:苄基型卤代烃 ≈ 烯丙基型卤代烃 ≈ 三级卤代烃 > 二级卤代烃 > 一级卤代烃。 第三,如果芳环上有多个氢原子,烃基化反应常生成一烃基化、二烃基化、…的混合物。多卤代烷的傅氏烃基化反应生成多芳环化合物。 3.4.2 傅氏酰基化反应(Friedel-Crafts acylation reaction) 4. 氧化反应(oxidation reaction) 5. 苄位氢的卤代反应(benzylic halogenation reaction) 6. 加成反应 7. 亲核取代反应(nucleophilic aromatic substitution) 三、 萘的亲电取代反应 C—C键长并不完全相等,单、双键未达到完全平均化。 共轭体系的离域能(255 kJ/mol)小于两个苯分子的离域能总合(2 × 150.5 kJ/mol)。其稳定性比苯差。破坏萘环中的一个苯环只需104.5 kJ/mol(255 - 150.5),因此,萘较苯容易发生加成、氧化等反应。 大π键电子云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习题P141 6.完成下列各反应: 第四节 亲电取代反应的取代基效应 一、取代基效应(substituent effect) 吸电子基团(electron-withdrawing group)和供电子基团(electro-donating group) 致钝基团(deactiviting group)和致活基团(activiting group) 供电子基团一般都是通过斥电子诱导效应、p-π共轭效应、σ-π超共轭效应的一种或几种效应向芳环提供电子的;吸电子基团则是通过吸电子诱导效应或吸电子π-π共轭效应或二者共同作用来降低芳环的电子密度。 致钝基越多,亲电取代反应越困难。 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际会计第七版课后答案(第三章).doc VIP
- ABAQUS六面体网格划分的分块技巧(从SolidWorks导入多实体分块).pdf VIP
- 2024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docx VIP
- 输电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全套(变电土建、变电电气、线路、电缆).docx VIP
- Unit1-Unit3单词默写表(中翻英)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df VIP
- SYT6064-2017 油气管道线路标识设置技术规范.pdf VIP
-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全套PPT课件.pptx
- 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容量治疗与血液保护.ppt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淞沪会战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