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肖邦作品吉他独奏介绍
肖邦作品吉他演奏介绍
圆舞曲作品第34号第1首:原曲为降A大调,是作品34三首“华丽圆舞曲”中的第一首。在这三首圆舞曲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肖邦的抒情诗式的风格。尼克斯评价:“16小节的序奏是何等的快速啊,而且接着出现的舞蹈精神又是何等优异的表现。”乐曲由四段及序奏,尾声组成,序奏是急速的;第一段有回转的运动感;第二段中仿佛能看到衣群随着舞蹈圆圆地掀起;第三段雄壮的;第四段非常迷人;最后的尾声是光辉而灿烂的。圆舞曲作品第34号第2首:原曲为a小调,肖邦自称这首圆舞曲为“忧郁的圆舞曲”。乐曲一开始即象风笛吹奏似的低音长音为背景,在内声部出现一首悠长的旋律。全曲在优雅的情形下隐藏着忧郁。并具有斯拉夫民族的民间风格,这在一般圆舞曲中是很少见的。"小狗"圆舞曲作品第64号第1首:原曲为降D大调,又称为“一分钟圆舞曲”。肖邦的情人乔治-桑养着一只小狗,它经常喜欢飞快地旋转着追逐自己的尾巴。乔治-桑请肖邦把小狗的这个可爱的动态用音乐表现出来,于是肖邦便写成了此曲。乐曲的篇幅短小,速度迅急,一气呵成。4小节的引子之后,在圆舞曲的节奏伴奏下呈示带有旋转感的主题,这一旋转的旋律线不断反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调皮的小狗团团转的动态。接着,乐曲出现了甜美抒情的中间部主题,轻松而悠闲。最后再现旋转不停的开头部分圆舞曲作品第64号第2首:原曲为升c小调,是肖邦在去世前两年创作的,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其节奏近似玛祖卡舞曲,是一首典型的圆舞曲抒情诗。乐曲用三段体构成,一开始便是洋溢着悲难的主题。接着是急速的运动,它不是以往那种华丽的性格,而是软弱的没有生气的旋律。进入中段后情绪明朗了一些。但是很快又出现忧郁的气氛。在回旋运动之后,反复开始时的主旋律,乐曲在焦躁不安中结束。圆舞曲作品第64号第3首:原曲为降A大调,充满了明朗喜悦及祝福,旋律非常优美。由三段体构成,在肖邦的圆舞曲中是属于少见的多样性调式构成的乐曲。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最后是短小的结尾。离别圆舞曲作品第69号第1首:原曲为降A大调,这首以“离别”而著称的圆舞曲有一段轶事:1835年,肖邦从巴黎到德国累斯顿时,与童年时代的好友玛利亚小姐相遇。这时玛利亚已是一个美丽热情的少女,不论是钢琴,声乐或作曲都有相当的基础。他们追忆往事,不禁互相倾慕,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后因家庭之故,玛利亚最终拒绝了肖邦的求婚。离别时,肖邦为玛利亚写下了这首圆舞曲,并在乐谱的扉页上亲笔提了“离别”字样,乐曲因此而得名。为了回忆这段美好而甜蜜的往事,肖邦生前一直没有发表此曲,将它珍藏在身边。乐曲的旋律优美,极富有魅力,并有着忧郁,愁闷的回忆。采用三部曲式。从弱拍开始模进下行的主要主题,委婉深沉,如同一首情真意切的恋歌,蕴藏着无限的爱慕和思恋之情。这一甜蜜的旋律经发展渐渐变得富有激情。随后呈示运用变音的半音进行和大跳音程后下行的曲调,使乐曲情绪更为激动,表现肖邦对往事的深切怀念。中间部分转回原调,奏出略含伤感的中间部主题。这个主题的旋律起伏较大,但仍保持着真诚的抒情特点,其宛转如歌的曲调使人感觉到离别的忧伤和悲凉。最后,乐曲简单地再现第一部分,结束了这首缠绵悱恻的圆舞曲。圆舞曲作品第69号第2首:原曲为b小调,作于肖邦19岁时,当时他对巴黎还不熟悉,思乡的情绪充满在乐曲中,全曲到处出现伤感。乐曲中有明显的玛祖卡风格。夜曲作品第9号第1首:原曲为降b小调,是肖邦最初发表的夜曲,但是却是非常优美,情绪丰满的作品。尼克斯说:“充满了梦中饱满的甜蜜欢乐。那是把黄昏,夜的寂静以及从这些产生出来的,统统给表现得淋漓尽致。”乐曲用甚缓板,三部曲式,中段的旋律非常甜美,此曲的魅力也在此。夜曲作品第9号第2首:原曲为降E大调,是肖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被改编为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吉他等乐器的独奏曲。全曲有三个主题素材,以行板速度呈示的第一主题恬适华美,犹如表情丰富的花腔女高音般的歌调。这一主题在整手乐曲中反复了三次,情绪连贯,但是旋律的装饰性变化很大,具有较强的即兴色彩。在第二主题中则注重于速度的变化,接着再现的第一主题,其即兴特点增强,整个乐句的装饰性变化使旋律成为斩不断的情丝,诉说着内心的甜蜜和辛酸。以上两个主题重复一遍后,出现了第三主题,形成临近结束的气氛,第三主题变化重复后,出现富于热情的华彩段落,最后,乐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夜曲作品第27号第1首:原曲为升c小调,是肖邦夜曲中最阴郁,最壮大的一首。哈捏卡说:“中段有着贝多芬的风格”。乐曲虽然短小,却充满了肖邦的天分,可很明显地看出这是他顶峰时期的杰作。库勒普斯基说:“在此我们的肖邦完全脱离了菲尔德风格,肖邦的诗情穿上了厚厚的魔术外衣。”乐曲是甚缓板,在六连音的伴奏下柔声奏出暗淡的旋律,这段旋律经过种种转调后,不安的情绪越来越剧烈,一进入速度转快的中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