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弓箭的历史沿革供参习
弓箭,射在历史的深处
远古之际,先民们为了自身的生存,要依靠智慧和力量去跟大自然搏斗、跟凶禽猛兽搏斗。在漫长曲折的过程中,人类创造了许多取胜的方法和器具,棍棒、石块只是天然形态之物,出击的距离范围有限;而弓箭则系人类以石、骨和木质造成的复合工具,是一种得以进行远距离射击的最有实效的武器。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道:“弓矢对于蒙昧时期,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期和枪炮对于文明时期那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 弓箭的使用,在人类技术史上以至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属一次真正的“革命”。自从有了弓箭,人类的活动天地就更为广阔,人类便开始走出山洞巢穴,离开大树、森林,来到平坦广阔的平原草地安家。人类有了弓箭,不但能够得到更多的猎物,为自身的生存繁衍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而且也大大加强了自身的安全防御能力。 中国的上古神话传说中,至今还保留着“羿射九日”的故事: 相传在帝尧时代,天空中忽然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晒得土地干裂,庄稼草木枯焦——这十个太阳本是女神羲和的儿子,他们是长着金色羽毛的三足乌鸦,平时住在暘谷的扶桑神树之上,并按照规定每天只由一个太阳乘坐羲和驾驭的六龙神车出巡宇宙。但是他们忽然玩兴大发,竟敢不听母亲劝阻,兄弟十个同时出来恣意玩耍,竞相把炽热的光焰倾泻人间。 有一位名叫羿的英雄见到地上万物倍受其虐,心中气愤不平,跨步登山,对着苍穹拉开红色强弓,将箭头瞄准放肆无度的太阳。弓弦响过,箭如星驰,金鸦坠地。一连九箭无一虚发,最后只留下了一个最小的太阳朝起暮落地独自巡回。这个神话传说影响很广很久,就连一些北方萨满教信仰的少数民族——蒙古族、赫哲族、鄂温克族也有类似的古老传说;这个神话传说,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古代上层社会的绘画主题,如在湖北随州擂鼓墩发掘的楚国曾侯乙墓中的几只漆木衣箱盖上即有用红漆绘出的大羿射日图。 尽管“羿射九日”只是一则神话,但也说明了弓箭在上古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其实据考古学家分析认为,人类最初懂得使用弓箭的年代要比神话传说久远得多: 1963年在山西朔县峙峪村发掘出的一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打制石镞,加工精细,前锋锐利。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这枚长约2.8厘米的薄片燧石箭镞的产生年代距今约有28000年以上,发明并使用弓箭的年代至少也应是3万年以前的事了。 古代文献《易*系辞》曰: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就是木制之弓;矢,就是箭的古称。虽然在考古发掘中,难以见到石器时代的弓和箭杆(弓和箭杆都是采用竹、木、藤之类的易腐物质,一般不能保存至今天),但出土的石器时代的箭镞却十分丰富,有石、骨、蚌壳、陶质等不同材料且大都经过磨制,形状多样。在中国与蒙古国交界一带,在新疆、宁夏、黑龙江、吉林等北方省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都散布着细石器文化遗址,常有大量的石镞遗存地表之上。而在新石器晚期,有些箭镞被磨制得形体规整对称,十分光滑,已与尔后的金属箭头很是近似了。 箭镞的大量出土,表明弓箭的普遍应用和狩猎活动的普遍存在。随着阶级的逐渐产生、国家的逐渐形成、人类社会的不断进化,弓箭的用途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原本射向禽兽的矢镞,开始转向人类自己,成为人类自相残杀的用武之器。在山西、云南等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者都曾发现了被箭射中的人类骨骸;而在江苏邳县的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一具成年男子的股骨则被一枚骨镞深射进去达2.7厘米,至今那枚折断的骨制箭镞残段仍然嵌留在距今约5600年前的遗骨上。 进入青铜时代以后,弓的形制经过改革更富弹力。在商代已出现了用两层以上材料粘成的合体弓,比原始的单体弓更为强劲,大大延伸了箭的射程。商周时期的车战中,弓箭是双方主将执掌的主要兵器,在号称“周代兵器宝库”的曾侯乙墓中存有大大小小的4500余件周代武器,其中就有木、竹制作的长弓、短弓、单弓、双弓等,同时还有一些箭杆为竹质、长约70厘米的箭,其青铜箭镞则有扁体双翼形、三棱形、四棱形等多种形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更高级一些的复合弓开始面世。 弓箭作为能够远距离射杀敌人的武器,被列为兵器之首,其应用自是相当普遍。当时的贵族、将门之子被从小教习射箭;作为一门技艺,“射”成了公卿大夫必须通晓的“六艺”之一,不仅在国君会盟、宴会上被视为一种很上档次的礼仪,而且在民间风俗中也以它作为礼节。哪家生了男孩就在门口挂上一张弓,期待男孩长大之后勇武有力,能弓善射。东北地区的满族人家门上有时挂起一张弓或一枝箭就是这种古老民俗的遗续。 汉代之时,为适应步战、水战、骑战的需要,人们制作了更加利于实战的弓箭,弓有虎贲弓、角端弓、雕弓、路弓、强弓等名称形制不同的品种。 持弓者的力气至关重要,一般上等弓的拉力在120斤左右,力气特别大的勇将则能拉开300斤的强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