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鲍 鱼 皱纹盘鲍 Haliotis discus hannai:鲍科,又名鲍鱼、紫鲍。贝壳大,椭圆 形,较坚厚。向右旋。壳深绿色,生长纹明显。螺层3层,有一排由凸起和小 孔组成的旋转螺肋,其末端的4~5个特别大,有开口,呈管状。壳面被这排 突起和小孔分为右部宽大、左部狭长的两部分。 我国鲍中最大个体,足部特别发达肥厚。腹面大而平,适宜附着和爬行。壳 内面银白色。分布于我国北部沿海,山东、辽宁产量较多。 耳鲍 Haliotis asinine:鲍科,又名海耳,贝壳狭长,螺层3 层,螺旋部小,贝壳扭曲成耳状。螺肋5~7个突起有开口。肋 的左侧至贝壳的边缘具4~5条肋纹。生长纹细密。壳表面光 滑,绿色、黄褐色,壳内银白色,具珍珠光泽。足极发达,不 能完全包于壳中。 主产于台湾、海南等地,产季多在夏秋季。 杂色鲍 Haliotis diversicolor:鲍科,又名九子螺、九孔 鲍,贝壳坚硬,螺旋部小,体螺层极大。壳面突起7~9个有开 口。壳表面绿褐色,生长纹细密,生长纹与放射肋交错使壳面 呈布纹状。壳内面银白色,具珍珠光泽。 分布于东南沿海,产期多在秋季。 (7)乌 贼 Sepiela maindroni 乌贼科,又名墨鱼、目鱼。暖水性中下层动物,分头、 足、胴体三部分,头部前端中央有口,周围有8条腕,4列吸 盘,较长的触腕一对,头部两侧有发达的眼睛。胴体呈卵园 形,体内有墨囊,胴体背部白花斑显著,雄性斑大,雌性斑 小。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东海产量最高。 可食部分达92%,鲜销、冻品、罐头、鱼糜制品。传统特 产:螟哺鲞、鱿鱼丝、目鱼蛋。 (8)章 鱼(真蛸 Octopus vulgaris) 章鱼种类很多(30种以上),以真蛸最多,属软体动物头足 纲。章鱼有8只足,体色暗褐色,体表有褐色、黄色、青色的斑 点。多栖于20m左右的海底岩礁地带,主食鱼类、甲壳类。太平 洋沿岸、红海、地中海均有分布。 冷冻品、煮干品、熏制品、调味加工品。 (22)鳓鱼 Ilisha elongata 鲱科,又名曹白鱼、白鳞鱼、白力鱼、鳞子鱼等。背窄,腹 缘有锯状棱鳞,眼大,口朝上,无侧线,体鳞圆形,易脱落,尾 鳍深叉形,体侧银白色,背面黄绿色,体长35~44cm,属近海洄 游中上层鱼类,我国沿海均产。渔期4月~7月。 鱼肉肥嫩、鲜美。鲜销、盐藏鳓鱼、糟鲞鱼等。 (23)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melanostictus 鲱科,体形扁平,沿体侧面有7个黑点,2年成鱼,体长18~ 25 cm,主食植物性浮游动物,沿海岸表层面群体洄游,春季产 卵。主要分布在东海、日本沿海、朝鲜东部沿海等。 小沙丁鱼可用于做为煮干品、成鱼可加工生鱼片、酒渍鱼、 罐头制品、熏制品、鱼糜制品等;鱼油可提取EPA、DHA。 (24)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 鳀科,又名海蜒、离水烂、老雁食等。体细长,一般体长8~ 12cm,体重5~15g。口大、下位,眼大、具脂眼睑。体被薄圆 鳞,极易脱落,无侧线。体背面蓝黑色,体侧有一银灰色纵带, 腹部银白色。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分布广,资源 丰富,年渔获量几十万吨。渔汛6月~9月,俗称“海蜒汛”。 加工晒干,咸干品(海蜒)、鳀鱼末、罐头、鱼肉松等。家常 鲜食鳀鱼可做馅或汆汤。 (25)鲨 鱼 白斑星鲨 Mustelus manazo 灰星鲨 Mustelus griseus 鲨鱼属暖温性鱼类,由于种类大小不同,体重可由数千克到数 吨重(鲸鲨),体表为盾鳞覆盖(皮齿),皮粗厚,口位于头的腹 面。无鳃盖,内骨骼为软骨,鳍条为角质软条,无鳔也无肺。卵 大,体内受精,卵生、卵胎生或胎生。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3 月~5月捕获较多。 经济价值高,各个部分都可利用。 皱唇鲨 扁头哈那鲨 噬人鲨 路氏双髻鲨 日本须鲨 狭纹虎鲨 鲸鲨 (26)团扇鳐 Platyrhina sinensis 鳐科,又名团鳐、皮郎鼓。暖温性小型鳐类。体背部中央自头 后至第二背鳍前方有一纵行结刺,每侧肩区有2对结刺。第一背鳍 起点距腹鳍基底较距尾基为近。一般体长在半米以内。喜栖息于 泥沙海底,游泳缓慢,食小型甲壳类和贝类。我国产于南海、东 海、黄海、和渤海。 2. 淡水鱼类 (1)青 鱼 Mylopharyngodon piceus 鲤科,又名乌青鱼、黑鲲、钢青灯等。体延长,躯干圆筒形, 鳞片大而薄。体背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大者长1m多,重50kg,常 见3~4kg。生活在水中下层,主食螺蛳、蚌等软体动物和水生昆 虫。为我国淡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