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保护物种 ,刻不容缓!.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护物种 ,刻不容缓!.doc

保护物种 ,刻不容缓!   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公布的“2016自然状态报告”显示,英国物种数量正在减少,还有1/7的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其实,不仅是在英国,放眼全球,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需求无节制的扩展和增长,如今,已有大批生物绝灭或面临绝灭的险境。无论哪种生物的绝种(即使是对人类有害的),都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保护物种,刻不容缓!   以史为鉴   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即“生物圈”,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由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许多生物群落,结合成为错综复杂的食物网,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   187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柑桔树受到介壳虫的危害,15年后发展成严重的虫灾,许多果园全无收成。后来从澳大利亚引进一种以介壳虫为宿主的寄生瓢虫,不到两年,介壳虫几乎全部消灭。但是到了20世纪40年代,由于使用了DDT,又使小瓢虫受到致命的打击,结果介壳虫再次卷土重来,这次造成的灾害比前一次更为厉害。这说明人们在消灭病虫害时,破坏了小瓢虫和介壳虫之间的平衡关系,致使介壳虫猖獗,柑桔树遭殃。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保护物种的有效措施――建立遗传基因库   近年来,由于过度的捕猎、掠夺式的采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等,物种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据近2 000年来有记录的统计,约有110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已从地球上消失,其中1/3是近50年中消失的。有些科学家估计,现在几乎每天有一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据说全世界目前有25 000种植物和1 000多种脊椎动物处于绝灭的危境中。如果这些物种都从地球上绝迹的话,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受到无法弥补的损失。   为了很好地保存物种,我们首先要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物种生存的原始环境。建国以来,我国已建立了2 000多个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珍稀动植物种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其次要保留种子、精子或植物体等可以繁殖的部分,如建立种质库等。再次要加紧进行引种驯化,并开办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畜牧场等。我国已在各地建成了不少各种类型、物种繁多的动物园和植物园,在保护珍稀动植物、引种驯化、人工繁殖等方面作了巨大的努力。近代遗传工程的发展,为人们在保护遗传资源方面展示了更美好的前景。不难设想,将来在实验室里,我们能够把各个物种的遗传基因贮存起来,建立起拥有多种多样遗传基因的仓库。   培育新品种的源泉   19世纪中叶,作为欧洲人主要食物之一的马铃薯,遭到了晚疫病的毁灭性袭击,结果一场大饥荒席卷了整个欧洲。仅爱尔兰就有75万人在饥饿和疾病中死亡,几十万人逃往海外,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挽救欧洲的马铃薯,人们曾不远万里到它的老家――南美洲去寻找具有抵抗晚疫病遗传基因的品种,终于取得了胜利。   1960年,一种葡萄根部的寄生虫从北美传到了欧洲,几乎毁掉了欧洲所有的葡萄园,最后发现美国当地的土生葡萄就能抵抗这种寄生虫,这才使欧洲的葡萄园又获得了新生。也只有把欧洲葡萄嫁接到美洲葡萄砧木上之后,欧洲的葡萄酒业才能再次复兴起来。   直到现在,我国的板栗抗疫病遗传基因还是挽救美国栗和欧洲栗生产的“恩人”。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为什么一两种病虫害就能给人类带来这样大的灾难呢?主要是因为缺乏与栽培品种亲缘关系接近的野生种抗逆性基因,因之适应能力较差,一旦遇到严重的病虫害,就会造成作物的大批死亡。因此,培育一个新品种,一定要把亲缘关系相近的、能够抵抗恶劣环境和病虫害的野生物种选作亲本。   此外,大量人工种养的品种也是培育新种所需要的遗传基因的来源。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要求不断培育出更多的、满足人类多方面需要的新品种。因此,保存尽可能多的人工种系的品种及其野生型近亲的物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大量的、丰富的生物种源,那么育种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不断挖掘新的生物资源   保存众多的动植物种,为挖掘新的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这里来介绍一则发现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奎宁的历史吧。十六世纪时,西班牙殖民者为了掠夺财富,纷纷来到南美洲,他们在那里得了一种致命的疾病――疟疾。名医们都束手无策,但当地的印第安人却能用一种不知名的树皮来治疗它,这种药曾经还治好了秘鲁总督的妻子,为了纪念这件事,后来就把这种树命名为“金鸡纳”或“奎宁(意思是战胜了疟疾)。人们还从这种树皮中提取了消灭疟原虫的有效成份――奎宁粉。现在用的奎宁是按照奎宁粉的结构人工合成的。试想如果没有天然的奎宁做样板,人们很难想到有这样一种特效药可以消灭疟原虫,我们治疗疟疾的途径也就要曲折得多。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我国用中草药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直到如今都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就连美国目前40%的医疗处方中,至少有一味来源于某种生物,用作重要的配料或主药。此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