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望夫石”.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望夫石”.doc

关于“望夫石”   【摘 要】本文从“望夫石”的传说、“望夫石”的主题、“望夫石”的诗歌三个方面,说了说与“望夫石”有关的人和事。   【关键词】望夫石;传说;主题;诗歌   在中国古典诗坛上,围绕一尊“石头”,众多骚人墨客挥毫上阵,留下一篇篇不朽诗篇,真是少见。其中有唐代的,如诗仙李白的《望夫石》:“仿佛石容仪,含愁带曙辉。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著名诗人王建的《望夫石》:“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有宋代的,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望夫石》:“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还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长望舜裳衣。”有明代的,如徐渭的《望夫石》:“海天万里渺无穷,秋草春花插髻红。自送夫君出门去,一生长立月明中。”有清代的,如乾隆的《御题望夫石》:“凄风秃树吼斜阳,尚作悲声吊乃郎。千古无心夸节义,一身有死为纲常。由来此石称姜女,尽道当年哭杞梁。常见秉彝公懿好,讹传是处也无妨。”笔者今天也想以此尊“石头”为题,说说与“望夫石”有关的人和事。   一、“望夫石”的传说   “望夫石”的传说,情节结构大体相同,其内容则大同小异,都是说古时候有一位妇女思念远出(或外出经商;或远出服役;或出海捕鱼……)的丈夫,立在山头守望不回,天长日久竟化为石头。如桂林漓江“望夫石”的传说:曾有一对年轻夫妇带着刚出生的孩子撑船路经至此,船不幸搁浅。眼看口粮只剩下最后一斗米,丈夫于是爬上山顶四处了望,以便发现救援的船只。丈夫一直守在那里,始终未能等到,心一急便化做一块石头。妻子见丈夫久去不回,便背着孩子上山寻找,刚走到山腰,望见丈夫已变成石人,顿时伤心欲绝,一同化做石头。又如:涂山“望夫石”传说,传说4100多年前,大禹30岁时远离家乡,来到淮河岸边开始治水,老百姓把当时涂山氏国最美的女子涂山氏女许配给他。婚后第四天,禹得知江浙一带频发大水,当即离家前往治水。在江浙治水13年中,曾三次来到江淮之间,“三过家门而不入”。涂山氏女得知消息后情思涌动,携子“启”眺望南天,盼望夫君禹王早日成功治水归来,欢聚一堂。但禹终因积劳成疾,卒于浙江会稽。涂山氏女昼夜守望山边,泪水洒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心诚终身,化身为石,端坐山坡。   “望夫石”传说在我国分布极广,最集中的地区,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全国大约48处有“望夫石”,每处“望夫石”就是一个传说,就是一曲感人泪下的爱情悲歌。   二、“望夫石”的主题   历来,爱情是人世间永恒的话题,“望夫石”的主题就是颂扬那坚贞纯洁、至死不渝的爱情。千百年来,望夫石的传说打动人的是什么?是妻子对丈夫的盼望思念的那份情、那份爱;是妻子对遥远丈夫的那份牵挂;是妻子对丈夫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的真情流露。   三、“望夫石”的诗歌   1.在近年中考语文试题中,有的省直接用“望夫石”诗入题。如题一:   望夫石【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1)英国诗人济慈名句:“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请据此观点具体分析诗中“悠悠”二字。   (2)诗的结句体现了什么创作风格?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题二:2015年江苏泰州中考语文试题   望夫石【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①【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注】①望夫石:亦作望夫山。   (1)“化为石,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一句意思相近。   (2)刘禹锡诗中“望”字出现了三次,请赏析其妙处。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   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   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   从这里来看,足见“望夫石”诗在古典诗词中有一定的地位。   2.同题诗之最   在笔者对古典诗的了解中,《望夫石》诗可说是同题诗中之最,除上面所列的李白、王建、刘禹锡、王安石、徐渭、乾隆、顾炎武等人的诗外,还有唐代的:刘方平:“佳人成古石,藓驳覆花黄。犹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妆。”以及孟郊、严郾、唐彦谦、武元衡、李绅等人的;宋代的:陆游:“送君远戍交河北,男儿自以身许国。不能弯弓骑恶马,欲随君去何由得?登山矫首西北云,形容虽变心犹存。月明夜夜照泪痕,铁心石肠输与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