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座人

播下行动 ,收获习惯; 播下习惯, 收获性格; 播下性格, 收获命运。 -----威廉·詹姆士 好习惯收获好命运 我要用感恩的心去迎接今天------- --爱的习惯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持之以恒的习惯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自信的习惯 用好我生命中的每一天--------珍惜时间的习惯 今天我要学会控制情绪--------- -自制的习惯 我要笑遍世界----------乐观的习惯 我重视自身的价值----发掘自我潜能的习惯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立即行动的习惯 一、幼小衔接做好的三个准备 习惯准备 物质准备 心理准备 二、如何培养好习惯 1、生活起居有规律。 孩子上小学前的7~8月份,您就可以开始试着在家里调整孩子的作息,并逐步让孩子适应早睡早起的生活,让他养成按时起床、用餐、学习、游戏、就寝的习惯。包括定时喝水、定时入厕的习惯,这样将有利于让他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2、自己的事自己做。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随着他们身体的发育,心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孩子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逐步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睡觉,自己收拾玩具、学习用品等,要求物品放置固定有序,用完即物归原处。对于孩子独立做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失败,家长应鼓励、指导他克服困难,切不可包办代替,更不可责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1、倾听的习惯。您和孩子有每天交流的习惯吗?你在和孩子交流时能注意用心倾听、眼神交流吗?孩子的问题您能仔细回答吗?如果您做到了这些,相信孩子也一定和您一样,养成了认真倾听的习惯。 2、表达的能力。听说是一个整体,很难截然分开,如果您的家庭每天都有亲子交流的时间,这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乃至亲子关系的和谐都能产生很大的推动力。 3、阅读的爱好。一位教育家告诉我们: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班上不少爱书的孩子,走进他们的家,总能看到家长给他们准备的丰厚的精神大餐,他们的见闻也会比一般的孩子更广博,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更强,在课堂上,爱读书的孩子往往是思维最活跃的。阅读的能力不仅给孩子带来语文上的积累,还给他们的其它科目学习奠定了基础。 4、写字的姿势。 暑假中您一定要注意对孩子正确坐姿、握笔的训练,时间不必长,十分钟就可以了。 姿势要诀:头正、肩平、臂张、背直、足稳 握笔方法: 1、一张写字桌 2、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一个最简单的铅笔盒(袋) 4、一块普通的白橡皮 5、五支H或2 H的铅笔 1. “向学”的心理准备,避免“惧学” “向学”是指向往小学的学习生活,具体表现是:渴望背上新书包,戴上红领巾,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学校里学知识学文化,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如果你从自己孩子的言谈举止中发现他具有这样的倾向,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已经成功踏出了适应小学生活的第一步,具有了积极的向学心理。 2. 让孩子自信起来,增强学习信心 孩子的自信是可以建立起来的,关键是他能不能有机会发现自己的价值。其实这些机会很多啊,家庭生活中到处皆是:吃饭前摆个碗筷,帮家里倒个垃圾,帮爸爸擦次皮鞋,帮妈妈拎个包,帮奶奶跑个腿买个东西什么的,都是体现他价值的地方。 3. 学会同伴相处,增进人际交往 教他们怎样感谢别人,怎样向别人道歉,怎样邀请同伴与自己交往,怎样参与同伴正在进行的游戏,怎样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等。 4. 科学地爱孩子,和谐的亲子关系是一切的保障 1)关注内心:问问孩子:“今天过得开心不开心?” 2)尊重孩子 3)接纳情绪 三 塑造好性格:最有效的三种方法 我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教育案例: 小女孩叫艾玛,性格有些内向,家里来了客人从来不喜欢打招呼。为了使孩子变得活泼一点,艾玛的妈妈花了很多心思。 知道家里要来客人了,妈妈提前对孩子进行培训:见了客人如何打招呼、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还提前演练了一遍。 但客人来了之后,由于紧张,孩子便红着脸,低着头站在那里不说话了。 妈妈见状,忙自我解嘲地说:别见笑,这孩子太内向了,见到生人就不会说话了。说完便让孩子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从此之后,每当家里来了客人,艾玛不但不打招呼,还为了避免与客人见面,总是偷偷溜回自己的房间里。 虽然这个孩子的妈妈为了培养孩子的性格花了很多心思,但效果却很不明显,而且孩子也好像已

文档评论(0)

ailuojue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