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媒介伦理与法规
第一章:新闻实践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
第一节:“道德”范畴的职业规范
一、新闻有偿与记者勒索受贿
◇ 有偿新闻(严重职业道德问题):有新闻从业者参与的以金钱或金钱等价物形式进行交易的现象——新闻从业者向采访对象索要财物或采访对象买断新闻
滋生的条件:
A.媒体本身是稀缺资源(大陆媒体实行审批制,海外实行注册登记制);
B.市场交换
1、以新闻之名行有偿广告之实(“一厂一店式”)
新闻与广告的基本区别:1、新闻必须客观公正,广告是自我宣传;2、新闻的取舍决定于新闻本身的新闻价值,广告只需付费即能刊登;3、新闻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信息需要为目的,广告以实现广告主的推销为目的;4、新闻从客观新闻事实产生,广告按广告主的主观意图制作;5、新闻是公益行为,广告是市场赢利行为
把广告混同于新闻,是把广告主的局部利益冒充为社会公众利益,媒体将通过政府审批而获得的稀缺资源只分配给特定少数人
2、以刊发、撤回批评稿件为条件直接索要财物
触犯法律行为:毁损商品信誉罪、敲诈勒索罪、受贿罪
3、在采访活动中主动提出生活上的奢侈要求
4、被动接受各种礼金、有价证券
5、为非法行为宣传、接受贿赂
《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
1、新闻单位采集编辑发表新闻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费用,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向采访对象索要财物,不得接受采访报道对象以任何名义钱物、有价证券
2、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向采访报道对象借用、试用车辆、住房、通信工具等物品
3、新闻工作者参加新闻发布会和企业产品上市和其它庆典活动,不得索取和接受任何形式的礼金
4、新闻单位在职的记者编辑不得在其它企业单位兼职以获取报酬,未经本单位领导批准不得受聘担任其它新闻单位兼职记者或特约撰稿人
5、新闻工作者不得擅自组团进行采访报道活动
6、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活动中不得提出工作以外个人生活方面的特殊要求,严禁讲排场、挥霍公款
7、新闻工作者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要求他人为自己办私事,严禁采取公开曝光、编发内参等方式要挟他人达到个人目的
8、广告经营业务与采编刊播业务必须严格区分,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为企业或产品作广告
9、凡是收取费用的专版、专刊、专页、专栏节目等均属广告,必须有广告标识,与其它非广告内容区别
10、新闻报道与赞助必须严格区分,不得利用采访和报道新闻拉赞助,在得到赞助或协办的栏目节目中只可以刊播赞助或协办单位的名称,不得以语言文字图像等形式宣传赞助或协办单位形象或产品
二、承担法定的政治义务与责任
三、信守客观,防止报道失实
1、新闻的客观性
不带有主观倾向性,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获得信息,再将信息所呈现的表达出来,多侧面的呈现事实可能的状态。
新闻真实
新闻构成的基本五要素大致准确 B.报道引用的所有材料准确可靠 C.背景材料全面客观 D.对事件的概括能够反映新闻事实的总体面貌 E.对新闻事件的解释合乎事物内在的必然性、规律性
、“伦理”范畴的职业规范
珍视采访报道对象作为人的尊严和生命价值
#、灾难性事故报道与人性情怀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采访报道意外事件,应顾及受害人及其家属的感受,在提问和录音、录像时应避免对其心理造成伤害
1、记者“特权”行为与累赘
身处现场的冲动控制能力与心态调节有时比独家新闻重要,现场受限,必须有适当的退让
记者占用非常珍贵、稀缺的救助资源,给救援工作带来直接影响
2、对受害者及亲属持应有的尊重关怀
特别注意避免采访报道行为给未成年人的心灵留下阴影——西方媒体的通行做法:避免媒体和不相干的旁观者的干扰,以避免未成年人的心理伤害
采访时尽量不要和抢险救灾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说话,不要和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受难者说话,不要和受难者的亲人说话
“生命高于一切,抢救生命高于一切,抢救生命的工作高于一切”
记者应当尽量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报道灾区现场情况,尽量不要干涉当事人
爱德斯坦·海德:不以任何方式干扰受害者的亲友,即使在公共场合;不征得同意不使用摄像机拍摄受害者亲友;不询问“你感受如何”一类问题,不要使受害者亲友掉入必须表达他们情绪的陷阱;可以在确认悲剧发生后提出采访的要求;不要期待这些伤痛的受访者对媒体的反应一致。
灾难新闻报道基本原则:1、不以任何方式干扰受害者亲友,不征得同意不拍摄受害者亲属;2、采访行为不要使受害者亲属处在必须表达悲痛欲绝情绪的失控状态;3、不要成为噩耗的首要传递者;4、体现应有的同悲情怀,不要造成一种反差;5、对于亡者,如果需要,以隐晦的方式呈现;6、不使用灾难事故中极度让人痛心的照片,如有必要应作处理
职业角色与社会角色冲突
#、专业主义追求与人文关怀冲突
专业理念:对新闻技巧和使命的认识——报纸的大众化、低俗化——专业主义:只推崇专业技能和技巧
客观化的报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整理】复习题农机修理中级.doc
- 【2017年整理】复习学案:3.8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必修4).doc
- 【2017年整理】复习题 X-ray.doc
- 【2017年整理】复句练习题.docx
- 【2017年整理】复习范围中单选题多选题参考答案及出处分析.doc
- 【2017年整理】基坑工程施工对周边重要建筑监测方案.doc
- 【2017年整理】复习题法规06.doc
- 【2017年整理】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技术.doc
- 【2017年整理】复合材料的模切技术.docx
- 【2017年整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复习题new.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