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管射线检测浅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径管射线检测浅谈

无损检测工作技术总结 报考方法: RT 论文题目: 小口径管射线检测浅谈 姓 名: 陈 华 生 工作单位: 南京金陵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小口径管射线检测浅谈 随着近年来制造行业趋势不断上升,射线检测作为无损检测方法的一个重要方法,射线检测具有与其它无损检测方法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设备、管道安装、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中等各行业的无损检测中。而小口径管对接焊缝透照由于透照厚度在透照区内存在很大的变化,这给确定透照参数的确定带来了困难,根据小径管的对接焊缝透照的这一基本特点,确定透照参数的总的倾向是:采用较大的焦距和较高的透照电压。以下介绍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小口径管射线检测的一些实践经验和讨论: 小口径管焊缝椭圆成像快速对焦法: GB/T3323-2005标准规定,外径D0100mm,公称厚度T8mm的管对接缝,若T/ D00.12,可采用双壁双投法,射线束的方向应使上下焊缝的影像在底片上呈椭圆显示,焊缝开口宽度在3~10mm为宜,为此必须控制好几何参数,即射线的倾角不宜过大或过小,针对小口径管射线椭圆成像,现介绍一种准确控制射线倾角和焊缝椭圆影像开口宽度的快速对焦方法,从几何原理来讲,小口径管对接焊缝椭圆成像可以采用射线机平移法和倾斜法两种透照方式(图1.),其基本几何原理可以用下式表示: 图1.椭圆成像的几何原理 (a.) 平移法 (b.) 倾斜法 = (1); = (2) 式中::焊缝影象开口宽度;: 焊缝宽度;:射线管焦点至管子表面的距离;:管子表面至胶片的距离;:偏心距;: 射线倾斜角; 用平移法透照时,要使焊缝椭圆影像开口间距为一指定值,射线机焦点至管子表面的距离发生变化,偏心距也随之变化,否则将发生变化,现场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采用倾斜法透照,只要保证射线倾角不变,焊缝椭圆影像开口间距b就不会发生变化。考虑到影像几何不清晰度对小缺陷检测率的影响,我们优先选用平移法,当不能采用平移法是方可采用倾斜法即主射线法:通过在各项目中一系列规格小口径管焊缝100%射线检测,总结出一些实际曝光参数快速选择的经验,仅供参考: 2、=370~400,当焦距F=600mm时,可用透照范围 图 2.透照范围的选择 表1即为不同焦距时可用的透照范围。 取X射线机的辐射角=380时,从表1可以得知,焦距递增(或递减)100mm时,透照范围递增(或递减)2x34mm。要透照360mm的两张胶片,焦距需1100mm。透照360mm的一张胶片,焦距需550mm。每次透照以600mm焦距时可透照半径为为标准,按实际焦距递增或递减34mm即可判断为是否超出范围。 应该注意的是:根据射线JB/T4730-05标准AB级规定,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应该按下式确定 d:焦点尺寸; :工件表面至胶片的距离。 表1.mm 焦距F 透照范围 焦距F 透照范围 焦距F 透照范围 300 2x100 600 2x200 900 2x300 400 2x134 700 2x234 1000 2x334 500 2x168 800 2x268 1100 2x368 3、的管子,其焊缝采用双壁双影法透照时,允许一次透照并应选择较高电压,曝光量应控制在7.5mA.Min以内。现X射线机常用电流为5mA,固曝光时间应该. 透照参数还应与显影液及显影温度相匹配。 4、小口径管为例进行讨论,焦距F=650mm,焊缝宽设为14mm(图 3)。 图 3偏移计算 当椭圆开口要求3mm时:设为射线源偏离焊缝边缘线所在平面的水平距离, 当椭圆开口要求10mm时: 在上述计算中,会出现因焊缝宽度和管子壁厚引起的误差。采用平均值法可排除这种影像。如上例中采取 ~10之间,满足标准要求。 4.1 射线在射线源侧与焊缝表面错开距离的控制 夜晚现场探伤有灯光影响。如锅炉管排的对口安装,灯光往往偏向一边。根据多次的现场控制,小口径管透照时可采用下列快捷方法: 小口径管的椭圆开口透照角度的测量应看光线足的射线源侧; 透照时,利用相当于透照焦距长度的直尺或直棒,从包片侧偏离射线源较远的焊缝边缘为基准点,往射线源处拉直,调整射线源位置,使射线在管子射线源侧焊缝表面的错开距离为5~10mm即可(图4.) 图4. 该方法的优点是①不影响包片时间②保持透照焊口开口间距的稳定性。在透照竖排时,对好第一次偏心距之后可按该数据等同使用即可,不用每次对机。③焊口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