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验证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
实验三 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实验目的1.了解γ 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规律;2.测量γ 射线在不同介质中的吸收系数。实验原理简介天然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三种主要形式: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形成电子对效应。由于三种效应的结果,γ 射线通过物质时发生衰减(吸收),其总衰减系数应为三者之和:实验证明,γ射线在介质中的衰减服从指数规律:式中:为射线经过某一介质厚度的仪器净读数(减去本底);为起始射线未经过介质的仪器净读数(减去本底);为介质厚度,单位为cm;为介质面密度,单位为g/cm2;为γ射线经过介质的线吸收系数,单位为cm-1;为γ射线经过介质的质量吸收系数,单位为g/cm2;半吸收厚度:为使射线强度减少一半时物质的厚度,即。3)实验设备与器材γ辐射仪或定标器,水泥、大理石板吸收屏,Ru-233,吸收装置实验台,手套、长钳夹子、尺子、绳子各一套。4)实验内容与步骤1.调整装置(如图1),使放射源、准直孔、探测器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做窄束γ射线吸收实验;2.测量本底;3.将源放入准直器中,测量无吸收屏时γ射线强度;4.逐渐增加吸收屏,并按相对误差在的要求测出对应厚度计数,每个点测三次取平均值;5.更换一种吸收屏,重复步骤4,测量时注意测量条件不变;6.去掉放射源铅准直器,重复步骤1-5,做宽束γ射线吸收实验,并记录相应数据。7.比较窄束γ射线穿过物质时的变化规律。图1 实验装置图(窄束)5)实验报告要求表1 本底数据读数1读数2读数3均值85.3374.670.276.71表2 有放射源无吸收介质数据(窄束)读数1读数2读数3均值849.53832.6838.33840.153763.443表3.数据记录吸收介质:大理石序号厚度(mm)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均值141.57874.067915.037922.567903.8837827.173-054957.64937.864855.764917.0734840.363-0.9802388.53457.83476.433458.733464.323387.61-1.337141082381.42406.52398.72395.5332318.823-151656.261664.361661.761660.7931584.083-251159.531653.61149.261320.7971244.087-24796.5782.96793.43790.9633714.2533-2.89388192544.33542.6548.83545.2533468.5433-35402.5406.03403.93404.1533327.4433-3.673710232296.56295.56292.5294.8733218.1633-4.079711253.8213.3216.06216.96215.44138.73-4.532512292.8141.8138.96143.56141.4464.73-5.294813333.8101.6697.998.3699.3066722.59667-6.3472表4.数据记录:吸收介质:水泥板序号厚度(mm)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均63078.463069.233070.432993.72-0.833321581232.31263.261257.11250.8871174.177-195802583.4867506.7767-14290.2290.76291.4290.7867214.0767-26171.7173.23167.76170.895794.1867-37123.7125.33122.83123.953347.2433-4790.0694.690.3391.663314.9533-5.3826在origin中做出两组数据的散点图并连线绘制成吸收线。发现两组数据都存在共同的零点,并且拥有相同的相关性,即与吸收厚度呈负相关。画出如图1所示。 图2 γ射线在不同介质中的吸收曲线(注:三角为水泥吸收数据,圆点为大理石吸收数据)图3.水泥拟合吸收曲线 图4.大理石拟合吸收曲线由origin分析系统得出斜率(Slope)和截距(Intercept),两种材料比较如图5.图5.误差小于或约等于0.1,由数据分析得出两种材料的吸收方程:水泥:y=-0.01581x+0.1132 大理石:y=-0.01907x+0.29094表5 吸收系数比较(窄束)介质原子序数半厚度(cm)拟合吸收系数()水泥多种元素20.7850.015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