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煤矿开采学第22次课
煤矿开采学备课笔记 第二十三章 三下一上采煤 第 PAGE 2页
黑龙江科技学院 煤矿开采学备课笔记
第22次课 授课时间: 2005
章节及主要内容:
第二十三章 “三下一上”采煤
22.1 岩层与地表移动特征
23.2 地表移动与变形的预计
重点内容:移动盆地的主断面及其特征
难点内容:地表移动和变形的5种类型和规律
参考资料:《采煤学》
教学手段:讲述、多媒体
扩展内容: 观念更新
教学后记:突出重点,次要省略
(承接上次课,讲矿井延伸实例,平岗和东海暗皮带井方向灵活性)
第二十三章 “三下一上”采煤
(目的:破坏程度、留煤柱)
三下一上——建筑物下、铁路下、河流下、承压水体上。
22.1 岩层与地表移动特征
一.岩层移动特征
H/M=25~50及以上时,稳定后形成三带。
三带:冒落带
裂缝带或导水裂缝带
弯曲带或整体移动带 一直到地表
图23—1
二.地表移动特征
(一)地表移动及移动盆地。 图23—2,边界、下降10mm。
(二)移动盆地的形成过程及种类
种类: 非充分采动
碗状 充分采动
盆状——超充分采动
过程:图23—3、讲解上述。
主断面、过最大下沉点,走向、倾向
(三)移动盆地的主断面及其特征
按图23—4讲:充分和近充分时边界角(10mm)、煤柱方向、上山方向(下山)、松散层移动角φ。
移动角(i=3mm/m,k=0.0002/m,ε=2mm
裂缝角
按图23—5讲,充分和超充分条件下,盆地中心或盆底边缘、采空区侧上、下山、充分采动角。
按图23—6讲,下山方向移动,地表最大下沉点,采空区中点,下山侧、最大下沉角θ。
三.地表移动和变形的类型和规律
(一). 下沉(w).mm
水平移动(v).mm
类型 倾斜(i) mm/m i=Δw/Δx或dw/dx(A.B)
水平变形(ε).mm/m ε=Δv/Δx或dv/dx(A.B) 图23—8
曲率(k) 0.001/ m k=Δi/Δx或 di/dx=d2w/dx2
(A.B.C)
曲率半径R=1/k
(二).规律(稳定后的)下沉:向下为正,倾斜:左正、右负,移动:左正、右负。
图23—9是回采结束(比如一个回采面)且下沉稳定以后的曲线图。
曲率:凸正、凹负, 变形:拉正、压负。
曲率和水平变形为零值所对应的下沉曲线上的E和E′是拐点,偏向采空区一侧。
(三).采动过程中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发展规律
1.轨迹 图23—10 参照图23—3。
2.地表下沉的基本规律 图23—3 。解讲
3.水平(或倾斜)移动发展规律 图23—11。 A.B.C.D非充分移动、E充分、F超充分。
O′5和O′6对应图23—9中的O1和O2。
图23—9中,O1和O2点之间各点都经历过负向移动和正向移动负倾斜到变平的过程,O1和O2点之间各点,起点和终点连线都铅垂的,这行轨迹都是曲线,如图23—10中的c点。
4.曲率(水平变形)发展规律 A.B.C不充分、D充分、E超充分。
左盆边正曲率由小到大到稳定值,参见图23—9,负曲率(kB)由碗底最大到左盆边次大(kc)再缩小到稳定值。
(四).地表下沉速度 图23—13 Φ—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
地表各点移动:小—大—小
开始阶段,从下沉值达到10mm时开始到下沉速度50mm/月
地表移动三个阶段 活跃阶段,50mm/月
衰退阶段,从50mm/月到连续6个月累计下沉值30mm
四.地质和采矿条件的影响(自学)
23.2 地表移动与变形的预计
一.最大下沉和水平移动
充分采动 Wcm=q.m.cosα,Vcm=0.3Wcm
超充分采动
非充分采动 Wcm=q.m.cosα, q——下沉系数.查表
二.典型曲线法
按图介绍 图23—15. Φ3改成Ψ3,充分采动情况下,10等分、11个下沉点、10个倾斜点、9个曲率点.倾斜值乘系数B=水平移动
曲率×B=水平变形 B=10~12
三.概率积分法、自学
缺点:算出的拐点在稳定边界上方,实际拐点向采空区偏入0.3г,误差较大。
本次课讲完以后,应树立如下观念:1.盆底曾受过采动影响 2.尽量少碰,尤其是煤层群 3.安全深度概念 4.违序开采,在安全深度以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 》课件——项目四 酒店客户关系建立与维护.pptx VIP
- 监控报价清单表-监控报价模板.xlsx VIP
- 1.1 什么是美术作品 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 》课件——项目二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主体.pptx VIP
- 船舶驾驶员实用英语口语.doc VIP
-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 》课件——项目一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导论.pptx VIP
- 船舶驾驶员实用英语口语5.docx VIP
-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 》课件——项目八 酒店客户关系数字化运营.pptx VIP
- 食材配送应急预案处理流程及响应时间.docx VIP
- 保安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标 ).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