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 课堂达标训练 3.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docVIP

【金榜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 课堂达标训练 3.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达标训练 3.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精练精析 一、选择题 1.右图是“单于天降”瓦当。单于是我国古代哪一 少数民族最高首领的称号( ) A.契丹 B.匈奴 C.女真 D.蒙古 2.有学者认为,匈奴曾是北方各游牧民族部落联盟的总称。秦汉之际,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使匈奴成为横跨大漠数万里的草原主人,建立起强大国家的杰出首领是( ) A.蒙恬 B.汉武帝 C.冒顿单于 D.呼韩邪单于 3.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起不到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4.“紫塞晓屯兵,黄沙披甲卧。战鼓声未齐,乌鸢已相贺。燕然山上云,半是离乡魂。卫霍待富贵,岂能无乾坤。”这首诗描写的是( ) A.蒙恬率军反击匈奴 B.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C.窦固率军反击匈奴 D.窦宪大败北匈奴 5.电视剧《昭君出塞》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王昭君远离家乡出塞的情景。昭君出塞为汉与某一少数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这里的少数民族指的是( ) A.鲜卑族 B.氐族 C.匈奴族 D.羌族 6.(2011·贺州中考)下列选项中,与《汉书》记载“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这段史料相印证的是( ) A.昭君出塞 B.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C.张骞出使西域 D.西汉开辟丝绸之路 7.对下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B.汉元帝把王昭君嫁给了冒顿单于 C.东汉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D.此事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 8.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我国民族关系主流的是( ) A.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取河套 B.秦末汉初,匈奴不断挥兵南下 C.匈奴首领冒顿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D.呼韩邪单于和昭君出塞 9.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实质上是( ) A.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关系 B.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之间的关系 C.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 D.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再息(意为生长繁盛),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 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再听不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 (2)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是如何出现的? (3)你如何评价材料中的两种历史现象?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单于是匈奴族的首领。 2.【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能力。抓住两点:一是“秦汉之际”,二是“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秦汉时期,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的是冒顿单于。故选C。 3.【解析】选A。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穷,对匈奴被迫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派卫青、霍去病率军大败匈奴,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4.【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能力。从这首诗的内容看,与战争有关,再就是里面有“卫霍”二字。通过所学知识分析,这首诗描写的是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的场面。故选B。 5.【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昭君出塞的背景是呼韩邪单于率领一部分匈奴人归附汉朝。在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求婚,汉元帝把王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故选C。 6.【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能力。题干中有“汉与匈奴合为一家”,其意思是说汉与匈奴一家亲,是和平相处的含义。故选A。 7.【解析】选D。上面的图片是“昭君出塞”,汉元帝时,昭君出塞,远嫁匈奴,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知识拓展】 当时所谓“和亲”是指两个对立民族停止战争,捐弃仇怨,转而建立和平、友好、亲睦的关系,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形态,而是经由两个民族的统治者协商并用正式条约(口头或文字)规定的一种民族关系形态。 8.【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辨析能力。我国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是“有战有和,和为主流”。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匈奴南下掠夺、冒顿武力统一蒙古草原,都属于战争的方式。而昭君出塞则维持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和平,促进了汉匈经济文化的交流。故选D。 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汉与匈奴的关系实质上是汉族与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