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管性痴呆的护理 神经内一科 一、概念 痴呆 : 痴呆目前国内外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一般认为痴呆是意识清楚下发生的、后天的、持续的、全面智能障碍综合征。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获得性智能障碍综合征。 与老年性痴呆(AD)相比,VD相对具有可预防性和可治疗性,但由于受到诊断标准的限制,早期的VD患者并不能得到及时诊断,从而丧失了早期治疗的机会。 痴呆的流行病学 痴呆须具备四个基本的特点: 1)、意识清楚,有别于神志障碍引起的智能损害,如谵妄。 2)、后天的,指认知障碍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先发育到正常再衰退到不正常,这一点有别于智能低下。 正常(18岁) 发育障碍 衰退 (智能低下) (痴呆) 不成熟 不正常 二、临床类型及 临床表现 临床类型(病因分类) (一)梗死性痴呆 1、多发梗死性痴呆 2、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 3、大面积梗死性痴呆 (二)小血管病变引起的痴呆 1、腔隙状态(Lacuner State) 2、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s syndrome) 3、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脑动脉病(CADASIL) 临床类型 (三)出血性痴呆 1 、脑出血引起的痴呆 (1)高血压脑出血 (2)淀粉样血管病 2、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痴呆 (1)前脑基底病变痴呆 (2)正常颅压脑积水 临床表现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有两部分组成: 一、构成痴呆的记忆障碍和精神症状。 二、脑损害的局部症状和体征。 (一)梗死性痴呆: 1、多发梗死性痴呆:多个梗死灶引起的痴呆综合征。 1)脑血管病高危因素。 2)脑梗死引起的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3)进行性痴呆,呈阶梯样发展。 4)影像学检查显示多发性梗死灶。 (一)梗死性痴呆: 2、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脑重要部位梗死引起的痴呆 。 脑重要部位包括角回、丘脑、基底节、内囊膝部等。 2、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 1)角回梗塞性痴呆: ①痴呆特点:记忆力障碍、定向力障 碍、语言欠流利。 ②主侧半球可有失读症、Gerstmann’s syndrome(左右失认、手指失认、计 算障碍)。 ③病灶较小CT难以发现,易误诊AD。 2、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 2)丘脑性痴呆: ①表现为突然发病,深度木僵或昏迷,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然后逐渐清醒,但表现为淡漠无欲,思维迟钝,缺乏主动性。 ②柯萨克夫(korsakoff)综合征是本病最常见、最显著的特征。 ③垂直凝视麻痹:中脑间脑交界处的红核前区受累,特别是下视障碍。 ④神经影像学显示双侧丘脑内侧腔隙性梗死。 (一)梗死性痴呆: 3、大面积梗死性痴呆: 大面积梗死指梗死灶直径大于5cm或跨两 个以上脑叶。 1)脑血管病高危因素。 2)脑梗死引起的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3)进行性痴呆。 4)影像学检查显示大面积梗死灶。 (二)小血管病变引起的痴呆 1、腔隙状态(Lacunar state):又称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1)高危因素中与高血压的关系最密切。 2)反复发作的腔隙性脑梗死综合征。 3)随着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出现痴呆。也有部分病人缺少腔隙性脑梗死综合征, 而逐渐出现痴呆。 4)影像学检查显示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灶。 (二)小血管病变引起的痴呆 2、Binswanger病:又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1)脑血管病高危因素。 2)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3)进行性智能减退。 4)头颅CT显示脑室周围白质边界不清的低密度改变,磁共振T2W1显示双侧大脑半球皮质下及侧脑室旁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类圆形长T2高信号病灶。 2、Binswanger病: 脑白质疏松症与Bingswanger病: 1)脑白质疏松症:指脑室周围或皮质下区(半卵圆窝中心)CT上弥漫性低密度带或磁共振T2加权像上弥漫性高信号病灶。 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脑白质疏松症与缺血损伤的相关性最大,其次与脑脊液循环障碍及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脑白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除了原发病的症状外,尚有痴呆、下肢功能障碍、尿失禁和锥体束损害。 2、Binswanger病: 2)Bingswanger病: 脑白质疏松症是由血管病变引起,而且临床上具有痴呆表现时才能诊断Bingswanger病。 3)脑白质疏松症与Bingswanger病之间都有痴呆和相似的影像学改变,但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师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pptx VIP
- 茶艺师岗位试题及答案.docx
- (正式版)B-T 176-201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docx VIP
- 鱼菜共生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剑桥少儿英语二级上unit1.ppt VIP
- Module 3 Unit 1 They're all my favourite festivals!(课件)-五年级英语同步备课(外研版一起).pptx VIP
- 教师资格考试基本能力第一节阅读理解能力演示教学.ppt VIP
- 2025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海南省选拔赛-餐厅服务(国赛精选)项目技术文件.pdf VIP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导视标识标牌系统制作安装方案(全面标准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