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伦纳德·史莱因: “阿波罗代表了现代神经学家认定属于大脑左半球的所有功能,狄俄尼索斯恰恰与之相反,体现了右半球的一切职能。狄俄尼索斯的一套有音乐、戏剧、诗词、绘画和雕塑;阿波罗的则是科学、军事、工业、教育、医药、法律与哲学。狄俄尼索斯就是艺术家的样板,阿波罗则是物理学家的化身。” “人类在大脑功能、心理状态和思维活动上具有二重性,都在古希腊神话中得到了相当直接的表述。狄俄尼索斯和阿波罗的截然相反的性格,神奇地揭示出大脑两个半球在功能上的不同,也反映出艺术与物理的不同以及空间与时间的不同。” 六、美感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 七、意识与无意识 弗洛伊德: “升华说”:美感的源泉存在于无意识的领域之中,受压抑的性欲要求得到满足,这就是“力必多”的愉快原则。“力必多”通过“白日梦”的方式寻找出口、“转移”,在“艺术想象”中得到“升华”。 “俄狄浦斯情结” 荣格: “集体无意识”: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普遍性精神。在人的无意识的深层中,“沉睡着人类共同的原始意象”、“原型”(archetypes)。 “无意识”的概念:由20世纪初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瑞士精神病理学家荣格为代表的心理分析学派提出 八、美感与宗教感 美感(审美体验)与宗教感的相通性 1,超理性的精神活动 2,超越个体生命有限存在的精神活动 八、美感与宗教感 海克尔:“观察满布星斗的天空和一滴水中的显微生命,我们就会赞叹不止;研究运动物质中能的奇妙作用,我们就会满怀敬畏之情;崇拜宇宙中无所不包的实体定律的价值,我们就会肃然起敬。——凡此种种都是我们感情生活的组成部分,都与‘自然宗教’的概念相符。” 爱因斯坦:“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我的世界观》) 九、美感的综合描述 1、无功利性 康德:“对一对象的存在是淡漠的” 席勒:“欲望是直接攫取它的对象,而观赏则是把它的对象推向远方,并帮助它的对象逃开激情的干扰,从而使它的对象成为它的真正的、不可丧失的所有物。” 2、直觉性 铃木大拙:“悟,只是把日常事物中的逻辑分析的看法,掉过头来重新采用直观的方法,去彻底透视事物的真相。” 张世英:“原始的直觉是直接性的东西,思是间接性的东西,思是对原始直觉的超越,而审美意识是更高一级的直接性,是对思的超越。” 九、美感的综合描述 3、创造性 朱光潜:“观赏者的性格和情趣随人随时随地不同,直觉所得的形象也因而千变万化。” 陆机:“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 4、超越性(超越“自我”的有限性) 张彦远:“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 黑格尔:“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5、愉悦性 季羡林:“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The End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美学原理 第一编 审美活动 第二章 美感的分析 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 二、审美态度 三、美感与移情 四、美感与快感 五、美感与高峰体验 六、美感与大脑两半球的功能 七、意识与无意识 八、美感与宗教感 九、美感的综合描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出现了几派不同的主张,但都是采取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的思维模式 “主体―客体”结构的特征: ①外在性。 ②对象性。 ③认识桥梁性。 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 “主客关系”,又叫“主客二分”,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就是“主体―客体”结构 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 张世英: “审美意识根本不管什么外在于人的对象,根本不是认识,因此,它也根本不问对方‘是什么’。实际上,审美意识是人与世界的交融,……它不是两个独立实体之间的认识论上的关系,而是从存在论上来说,双方一向就是合而为一的关系,就像王阳明说的,无人心则无天地万物,无天地万物则无人心,人心与天地万物‘一气流通’,融为一体,不可‘间隔’。”(《哲学导论》) 人与世界万物融合的关系, 用一个公式表示就是“人―世界”的结构 “人―世界”关系的特征: ①内在性。 ②非对象性。 ③人与天地万物相通相融。 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 王阳明: 天地万物与人原本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 “主体―客体 ”vs “人―世界” 下面是一个把审美活动变成认识活动的例子: 詹姆斯·埃尔金斯:《视觉品位――如何用你的眼睛》 提议用一种不同于通常看画的方法去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docx
- 第九章餐饮业减盐措施.ppt
- 第二单元四种题型及格式要求.ppt
-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1.ppt
- 第二届“师生联谊会之粤唱粤响亮”粤语歌唱大赛策划书.doc
- 第二届福州最美文化村-连江县东湖镇天竹村.docx
- 第二版 新视野大学英语 第四册课文翻译.doc
- 第二框 自觉维护正义.ppt
- 第二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unit1答案.doc
- 第二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答案.doc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