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2004年秋季高一年语文试卷.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溪县2004年秋季高一年语文试卷

安溪县2004年秋季高一年语文试卷 说明: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把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第一卷(共45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30分,每小题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挥斥方遒(iú)青荇(xìng)漪(yī)沦踟(chí)蹰B.wěng) 脉脉(mài) 倾圮(pǐ)佝偻(?lǚ?)C.èn)古不变 浪遏(è)飞舟 漫溯(sù)袅娜(?nà?)D.ǒng)然不同 疲惫(bèi)跫(gǒng)音慰藉(jí)项A.B.C.D.项①小屋的出现, 了山的寂寞。 ②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_____有了一道波痕。 ③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 到的美却是有限的。 ④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 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A.打破 似乎 感受 宣扬 B.点破 似乎 感觉 张扬 C.打破 宛然 感觉 宣扬 D.点破 宛然 感受 张扬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无论你是否喜欢,无论你是否情愿,每一个学习汉字长大的人,都无法摆脱汉字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以及汉字背后亘古绵绵的文化传统。 B.临近年底的时候,也是公司多事之秋,各种各样的杂事多如牛毛,大家忙得不可开交。 C.市场经济信息瞬息万变,时不我与,只有及时掌握信息,才能抓住机遇,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D.春节期间,农贸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吆喝的吆喝,砍价的砍价,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读《再别康桥》是那么地心灵纯净,给我们描绘了一条有着“彩虹般梦境”的康河。 B.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背后。 C.这种爱国反帝,更集中地表现了在他回国前夕所写的《洗衣歌》、《七子之歌》、《醒啊》、《死水》等诗中。 D.在诗人眼前展开的是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他产生了对民族生存现状的痛苦记忆。 6.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怅”,惆怅,失意。“寥廓”,指宇宙广阔。本句写诗人面对高远广阔的宇宙,感到惆怅。 B.“怅”,原指失意,这里是用来表达诗人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情绪。 C.“沉浮”,指兴衰。诗人问道: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主人呢? D.这三句在写景的基础上抒情﹑议论,提出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7.对下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晋军函陵 ②若不阙秦 ③闻寡人之耳者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 ⑤肆其西封 ⑥吾妻之美我者 ⑦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⑧赵王之子孙侯者 ⑨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⑩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A.①⑧/②③⑨⑩/④⑤/⑥⑦ B.①⑧/②③④⑤⑨⑩/⑥/⑦ C.①⑧/②③⑨⑩/⑥/④⑤/⑦ D.①⑦/②③⑨⑩/⑥/④⑤/⑧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B.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触龙说赵太后》、《勾践灭吴》都选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国语》。D.舒祺、、齐王、佚狐分别是《触龙说赵太后》、《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人物。. A.? B.C. D.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无亲④,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 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⑤?”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⑥。”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⑦。”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外内弃之 弃:厌弃 B.不亦诬乎 诬:荒廖 C.焉用文乎 文:文饰,动词 D.以绵上为之田 田:田地 12.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禄亦弗及 ②罪又甚焉 ③盍亦求之 ④焉用文之 A.两个“亦”字相同,两个“焉”字不同 B.两个“亦”字相同,两个“焉”字也相同 C.两个“亦”字不同,两个“焉”字也不同 D.两个“亦”字不同,两个“焉”字相同 13. 其母曰:“能如是乎?”句中的“是”指代的是( ) A.上下相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h83k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