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的现代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中药的现代研究

常用中药现代研究 目录 麻 黄 2 桂 枝 2 苍耳子 6 辛 夷 9 葱 白 12 柽 柳 14 鹅不食草 16 龙 骨 17 薄 荷 19 牛蒡子 23 蝉 蜕 25 桑 叶 28 菊 花 30 蔓荆子 33 葛 根 35 柴 胡 39 升 麻 45 琥 珀 48 紫 苏 50 生 姜 53 远志 57 荆芥 60 防风 62 羌 活 66 苦楝皮 69 大 蒜 71 斑蝥 77 蟾 酥 83 马钱子 88 白 芷 92 水 蛭 97 朱砂 100 麻 黄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 和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Mey. 的草质茎。味辛、微苦,性温。入肺、膀胱经。功能:发汗、平喘、利水。主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内服:煎汤(宜先煎,去水面浮沫),1.5~10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草麻黄茎中含有生物碱1%~2%,其生物碱中40%~90%为麻黄碱(l-Ephedrine),其次为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及微量的l-N-甲基麻黄碱(l-N-Methylephedrine)、d-N-甲基伪麻黄碱(d-N-Pseudo methylephedrine)、l-去甲基麻黄碱(l-Norephedrine)、d-去甲基伪麻黄碱(d-Demethyl-pseudoephedrine)、麻黄次碱(Ephedine)。此外,还含有苄基甲胺(Benzyl-methylamine)、2,3,5,6-四甲基吡嗪(2,3,5,6-Tetramethylpyrazine)等;又含6%的儿茶鞣质和挥发油,挥发油中含有l-α-松油醇(l-α-Terpineol)、β-萜品烯醇(β-Terpineol)、萜品烯醇-4(Terpineol-4)、月桂烯(Myrcene)、2,3,5,6-四甲基吡嗪等30余种成分;亦含有黄酮类成分,如白飞燕草甙元(Leucodelphinidin)、麦黄酮(Tricin)、芹黄素(Apigenin)、山萘酚(Kaempfer- ol)等;尚含有机酸类,如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肉桂酸(Cinnamylic acid)、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   木贼麻黄含生物碱 1.15%~1.75%,其中主要是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本品还含有鞣质、黄酮甙、糊精、菊粉、淀粉、果胶、纤维素、葡萄糖等糖类化合物以及草酸(Oxalic acid)、柠檬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延胡索酸(Fumaric acid)等有机酸类。   中麻黄含多量麻黄碱,尚含鞣质、黄酮甙、糊精、菊粉、淀粉、果胶、纤维素、葡萄糖等。   上述三种麻黄中所含化学成分相似,但生物碱含量以木贼麻黄最高,草麻黄次之,中麻黄较低。     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嫩枝。味苦、甘,性温。入膀胱、心、肺经。功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主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有挥发油0.2%~0.9%,油中主要成分是桂皮醛(Cinnamic aldehyde),占70%~80%,为镇静、镇痛、解热作用的有效成分。桂枝水煎得到6个成分:反式桂皮酸(Tran- scinnamic acid)、香豆精(Coumarin)、β-谷甾醇(β-Sitoterol)、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硫酸钾结晶及长链脂肪酸。桂枝的皮中还分离出3-(2-羟基苯基)丙酸[3-(2- Hydroxyphenyl)propanoic acid]和其他的葡萄糖甙。 药理作用: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a. 镇静作用:桂皮醛250~500mg/kg灌胃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表现为自发活动减少,对抗甲基丙胺所产生的过多活动、转棒试验产生的运动失调及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等。   b. 镇痛作用:实验表明:桂枝镇痛作用较弱。小鼠鼠尾加压刺激法表明:桂皮醛无明显的镇痛作用,但对腹腔注射醋酸所致扭体反应,则有轻度的抑制作用。桂枝的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对小鼠夹尾和烫尾所致疼痛无抑制作用。   c. 解热作用:桂枝煎剂、肉桂酸或肉桂酸钠,对小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