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调查队里的故事赫山征文
调查队里的故事
赫山国调队秦小海
2011年5月20
很想写一篇激情昂扬的文章来赞美我们的统计调查事业,但想来想去,也没想出我们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调查工作几十年如一日,我们所做的都是些平凡的小事,在这儿,我给大家讲讲发生在赫山国调队的几个小故事吧!
我们调查队的队员大部分都来自农村,只有纪检组长陈艳萍是城里人。但这位唯一的城里人却被我们笑称为“泥腿子”。这是为什么呢?还得从发生在2005年的一件事说起。那一年,是我们第5套网点运行的第一年,陈组长负责沧水铺镇三眼塘村的产量调查,为了搞准调查小组的田块面积,在一个初春的早上,他和产量负责人李元林带上丈量工具来到了田里。陈组长犯有风湿,来之前做了充分准备,特意到商店买了双雨靴。丈量一丘田的时候,田埂被挖断了,陈组长自告奋勇地说:“我穿了雨靴,我从田里走过去吧!”山区的稻田泥多水深,这双雨靴还真派上了用场呢。还没来得及高兴,只听到一声“哎呀”,陈组长一只脚光着站到了稻田里,他的雨靴被田里的泥粘住了。费了好大劲,才把靴子拔了出来,他一只手拎着雨靴,一只手拿着卷尺,趟着刺骨的泥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了对面的田埂上,冒着凛冽的寒风,坚持量完了二十几丘田。从那以后,我们就戏称他为“泥腿子”。如果现在遇到陈组长一瘸一拐地从你们面前走过,请不要笑话他,那就是因为那一次使他的风湿病加重了。
接下来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前年9月的一天。
一上班,赫山国调队副队长徐卫佳便接到了点上刘大伯的电话,要徐队长带着他家近几年来的记帐资料赶到他家,不容细问,就挂断了电话。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徐队长急忙带上资料,搭上了去刘大伯家的汽车。一路上,他心里只犯滴沽:刘大伯家近年来发展种养业,不但建了新房,还娶回了儿媳,一家人互敬互爱,今天怎么要他带上记帐资料去他家呢?经过一路颠簸,徐队长来到了刘大伯家,只见刘大伯一家正坐在堂屋里,个个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刘大伯告知了要徐队长赶来的缘由:今天准备分家,大家都觉得家里不可能有一千多元欠帐。儿子提出这些年来家里收入不错,而且原来还有两万多元存款,尽管盖新房、结婚花了不少钱,但应该还有结余。叔伯们也觉得刘老头有些只顾自己,结果这家没法分了,只好把徐干部请来将家里这几年来的收支情况给大伙算算,帮忙把家分了。听完刘大伯的叙说,徐队长连忙拿出计算器,把刘大伯家这几年的现金收支逐一作了统计,结果盖新房、娶儿媳确实把钱都花光了,还欠了一千五百元的债。这时,儿媳在一旁低头说:“爸,我们错怪你啦,这些钱我们来还吧!”刘大伯憨笑着说:“孩子,你们攒钱也不容易,一家一半吧!”
望着又一产生的新家庭,徐队长欣慰地笑啦。
下面我给大家讲讲去年发生了两件事吧。
去年7月8日的清晨,朦胧的天空上还零星点缀着几颗星星,泉交河镇竹泉山村的蒋爹早早起床,准备去田里收谷子,他隐约看见屋门前的田里有几个身影,奚奚索索地忙着,这么早会是谁呢?难道是偷稻谷的?不容细想,蒋爹几个剑步冲上前去,“住手,偷谷子的!”稻田里的两个身影直起腰来,原来是辅助调查员老谭和赫山国调队队长左建军。老谭笑着回答:“老蒋啊,不是小偷呢,是调查队的在割样本谷。”蒋爹摸摸后脑勺,不好意思地说:“没想到你们会这么早?”左队长握住蒋爹的手:“昨天接到老谭的电话,说您准备收谷子啦,为了不担误您的工夫,今天特意起了个大早,样本割得差不多啦,您可以忙啦!”竹泉山村是左队长负责的产量调查点,去年早稻生长期间天气变化无常,早稻产量到底怎么样呢?为了搞准调查数据,左队长早早来到竹泉山村,亲自进行实割实测。结果差点被当成了偷谷子的贼,一时间成了调查队的笑谈。
去年11月下旬,连日的几个阴雨天后,出太阳啦。阳光暖暖地照在人身上,感觉特别舒服,这样的天气下乡是件很惬意的事。可赫山国调队畜禽监测调查负责人李元林却在入户调查时发生了一件不太惬意的事。他和岳家桥镇辅助调查员老杨到松山桥进行生猪监测调查。当来到散养户肖大哥家时,房门紧闭。只听见猪舍那边传来猪的嚎叫声,李元林和老杨跑到猪舍一看,一头母猪夹在门缝里“嗷嗷”大叫,只怕是因为天气好,它也想出来晒晒太阳。这怎么办呢?母猪夹久了会出问题的。李元林不由得担心起来,焦急的对老杨说:“你打电话叫肖大哥回来,我去帮忙。”于是走上前去,使出吃奶的力气掰着猪舍门,腾出些空隙把受困的母猪推回到了猪栏。刚松了一口气,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刚静静趴在地上的狗箭一般冲过去,对着李元林的腿就是一口,疼得他一下蹲在地上。这真是“狗咬李元林,不识好人心”。不过,这也不完全是坏事,你看,去年赫山冬季运动会上,李元林参加200米跑步时,我们给他加油,“李元林、狗来啦,快跑啊!”他拨腿就跑,还得了小组第一呢!
发生在我们调查队的故事还很多,虽然没有太多值得传颂的,也没有太多让人感动到落泪的,但这就是赫山国调队的工作作风,为了一个准确的数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