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简介供参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宫简介供参习

故宫又称“紫禁城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建成,是明朝第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科举考试的一至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其前半部分为外廷,是皇帝朝政场所。建筑庄严、宏伟,特别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建筑在8米高的三层汉白玉石阶上,以显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太和殿座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不这样不足以显示皇帝的威严,不足以震摄天下。 故宫又称紫禁城,究其由来,是由天文学说和民间传说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所有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区。其中的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的中央,正符合“紫微居中”的说法。因此,古人认为紫外线微垣是天帝之座,故被称为紫宫。皇帝是天帝之子、人间至尊,因此他们也要模仿天帝,在自己宫殿的名字上冠其紫字,以表现其位居中央,环视天下的帝王气概。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指“紫气东来”。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了青牛前来,喜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后人因此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帝王之家当然希望出祥瑞天象,那么用“紫”字来命名也就顺理成章了。“禁”字的意思就比较明显了,那就是皇宫禁地,戒备森严,万民莫近。此话决无半个虚字,在1924年末代皇帝被逐出宫后这里正式开放以前平民百姓别想踏近半步,大家可以想像紫禁城过去是多么崇高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啊! 古都北京,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余年的建都史。自金贞元元年(1153年)起,先后有金、元、明、清四朝定都于此。自元代营建元大都起北京就形成了三重城垣的基本格局。此后又经历了明永乐年间重修紫禁城和明嘉靖年间复修外城,使北京城形成了明确而完整的凸字型、四座城垣的结构。四座城垣中,中心为紫禁城,即今故宫,至今仍保存完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紫禁城之外是北京四座城垣中唯一一座由红墙黄瓦围就的城池-皇城,现金基本上已被拆除;最外侧是共同构成北京城凸字形结构的内城和外城,其位置大体与今天的二环路相当。   紫禁城:   就是现在的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宫城。紫禁城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有高10米多的城墙围绕,城墙的外沿周长为3428米(城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是护卫紫禁城的重要设施)。   紫禁城城墙四边各有一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有四座设计精巧的角楼。   皇城:   皇城,位于京城之内,环绕在宫城之外,是拱卫皇宫并为皇宫提供各种服务和生活保障的特殊城池。皇城南起今天的长安街,北到今天的平安大街,东至今东城区南北河沿一线(现已建起皇城根遗址公园),西达今西城区西黄城根一线。东西长约2500米,南北约2790米,面积约6.9平方公里。   皇城一共有七座城门:   天安门:皇城的正门是天安门,位于皇城南垣正中。明时称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顺治八年(1651)改建并易名为天安门,含受命于天和安邦治民的意思;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再次重修。天安门的高大城台下部有五个拱形门洞,这便是天安门实际意义上的门了。在五个门洞中.中间的门洞最大,这座门等级最高,明、清时只有皇帝才可由此门通过。其余四个门洞分列左右。依次缩小,允许宗室王公和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出入。最外的两个门洞最小,各为四品以下官员的通道。天安门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的意义,近代史上许多重大的事件都曾在此留下痕迹。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新中国成立,而后天安门又被绘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国徽,天安门从此成为了国家的象征。   东安门:皇城的东门称东安门,东安门位于皇城东墙中间偏南。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其门西对宫城之东华门,东对玉河之皇恩桥(玉河即元之通惠河,明初仍为运输通道,喧嚣之声达于宫内)。明宣德七年(1432)将皇城东墙东移至玉河东岸,东安门亦向东移至皇恩桥东侧,将玉河圈入皇城,成为了专供皇家的漕运河道。东安门于1912年,袁世凯策动曹锟发动壬子兵变时遭到焚毁。1999年王府井大街建设改造时掘出了明皇城东安门的遗址,文物部门特在原址建设公园进行了保护。   西安门:皇城的西面是西安门,西安门位于皇城西墙中段偏北处。它与东安门并不在同一条线上;东安门与宫城东华门相对,而西安门则因宫城西侧有西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