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1886年老醇王(中)检阅北洋水师与李鸿章(右)及善庆之合影 照相馆中的民间女子 清朝男子前期、中期、后期发型 嘉庆以前为金钱鼠尾,嘉庆初年进入中期,开始流行猪尾,清末演变为半光头 是指中国明末清初时期满族统治者用暴力手段强迫全国汉族人改剃满族发型、改穿满族服装的法令。 中国人没留辫子前是什么发型呢?   其实汉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可见,清朝男子的发辫,是清代特有的激烈、残酷、持久的民族征服的象征。也是清朝子民的象征.是清代有别于汉族统治朝代的社会内容 。 清末一家子 关于“中山装”,《中华文化习俗辞典》记载说:“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亲自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裁制出的一种服装式样”。   传统旗袍 清代旗袍 人们怎样留下记录? 同学们请先看下面一组图片 溥仪剪辫装 近代男子发型 见面礼:跪拜、作揖— —鞠躬、握手 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二)改称呼 当时普通百姓拜见清朝官员时的情景——跪拜行礼,口称“老爷”或“大人”。对这种“见面礼”你有什么看法? 这种“见面礼”就是具有严重的封建等级观念。 改称呼:孙中山下令革除带有封建色彩的“大人”“老爷”等称呼,一律改称官职,并规定民间普通的称呼为“先生”或“君”。目的是为了表明政府的职员是人民的公仆,不是特殊的阶级,不应有非分的名称。 想一想“改称呼”体现什么思想? 称呼的改变实质是,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开始追求政治上民主、平等的权利。这也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思想。 三、服饰变化 西装、 旗袍 中山装 男士: 女士: (一)男装 教师提问:清代人的衣着是什么样子? 同一时期外国男子的主要衣着是什么?与清代男装相比有什么不同? 清朝官服 清朝官服 清朝 现代西装 (一)男装 教师提问:清代人的衣着是什么样子? 同一时期外国男子的主要衣着是什么?与清代男装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对比长袍马褂与西装的区别。西装的优点——简洁、美观、大方、方便。 2.中山装 请一位男学生上讲台介绍中山装,其他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山装的结构。 * 1904年,也就是《定军山》拍摄一年前,慈禧太后七十寿辰之际,英国驻北京公使曾进献放映机一架、影片数套庆贺。英国公使敬献的放映机质量一般,放映技术恐怕也了了,这次皇家放映实验中途突然发生爆炸。慈禧老太太以为这是一个不吉利的兆头,当即下达了一个不准再在宫里放映电影的命令 。 《渔光曲》这是一个渔民家庭的悲惨故事。故事发生在旧中国东海渔村一个贫苦善良的渔民家里。他叫徐福,被渔霸欺压剥削得一贫如洗。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他的妻子生下了双胞胎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徐福到海上打鱼,不幸葬身大海。父亲早亡的小猫、小猴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租何家船以捕鱼为生。因军阀混战,生计无法维持。后来,小猴不幸受重伤,在姐姐凄婉的《渔光曲》歌声中死去。 《渔光曲》于1934年6月在上海公映后,连映3个月,造成轰动效应。主题歌《渔光曲》十几万张唱片一抢而空。 1935年2月,《渔光曲》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从而使本片编导蔡楚生一跃而成为世界性的电影艺术家。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知道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课程标准】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1、照相术传入中国 ——19世纪40年代以后 2、电影出现 1、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 ——1896年 ——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 2、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1905年,《定军山》 ——揭开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19世纪40年代,照相术传入中国。19世纪晚期,照相术在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