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12 分,每小题4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 题。
中国茶道
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元、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茶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提升,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茶道追求“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情要真闲。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2.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4 分)
A. 中国饮茶可分两类,一类是“混饮”,就是根据个人的口味,在茶中加入其他一些对人
体有益的物质混喝;另一类是“清饮”,为了不损茶的本味、真香,而不加入任何其他配料,只用开水泡喝。
B. 按照中国茶道的说法,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字真谛的境界。
C.中国茶道发源于道家的“真”,它有三个具体要求:一是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
真切体悟;二是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互见;三是在品茗过程中放松自己,达到“全性葆真”。
D. 本文借“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提出的“和、静、怡、真”四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
神内核,并在此基础上为人们认识中国茶道和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茶道与饮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是按中国人的观点,茶道的文化品位更高罢了。
B.文章阐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个特点,实际上也是个人见解,主要是从中国哲学儒、佛、道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
C. 中国茶道追求的“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的“保合大和”,后来经过中国“茶圣”陆羽的发展,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
D. 中国茶道之所以与日本茶道有区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茶道特别古板严肃,讲
究“清寂”,而中国茶道更加重视雅俗共赏,不拘一格。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24分)
赵良淳,字景程,丞相乳愚曾孙也。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158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197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191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217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233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39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本 第120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段考(新人教版本 第117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 159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210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50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59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97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54套).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六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本.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十三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本.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十二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本.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十五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本.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十六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本.doc
- 2013-2017年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转段考试试题(新人教版本 第57套).doc
最近下载
- 15D50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pptx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朝花夕拾》思维导图10篇.doc VIP
- 一种全自动磨墨机.pdf VIP
- 跳跃:跳骆驼技术(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三年级上册.pdf VIP
- 1_(大字版)2025法考主观论述题杜洪波四页纸.doc
-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情况研究报告.docx VIP
- 2024年国开电大《建筑测量》形考任务作业1-4题库(含答案).pdf VIP
- 冶金等工贸企业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报告编制指南.doc VIP
- 教科版(2024)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