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主要农区的秸秆还田模式
我国主要农区的秸秆还田模式
1999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征集了全国19个省、市109个秸秆还田典型材料。现将我国主要农区有代表性的秸秆还田模式总结如下,各地在推广秸秆还田时可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
1
东北农区(主要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纬度较高,种植制度多为一年一熟制,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该区秸秆还田模式主要有
1.1 玉米、小麦、大豆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玉米(摘穗后)、小麦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将秸秆粉碎(小于10cm)后均匀抛撒地面,(大豆则将脱粒后的粉碎豆秸均匀抛撒地面),然后用重型拖拉机翻压还田,翻耕深度约25cm。秸秆还田量约2250~9000kg/hm2(大豆、小麦秸秆约2250~5250kg/hm2,玉米秸秆约6000~9000kg/hm2)。此法方法简单、省工、节约成本、增产效果显著,适宜在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实行。在黑龙江的桦南、黑河、虎林,辽宁的阜新等地普遍采用,增产10.7%~25%。
1.2 秸秆堆沤还田:选择在向阳避风的地方挖造肥沟,用马粪做热源点,使温度保持在40℃左右,按秸秆(稻草或麦秸或玉米秸)7份,人粪尿1份,畜禽粪尿2份,加适量水进行混合堆积,用稀泥封盖草堆,发酵约30天,腐熟后施用。此法就地取材、方法简单,虽耗费一些人力,但腐熟效果好。每公顷施45m3秸秆堆肥(折秸秆7500~9000kg),可增产粮食600~9000kg/hm2,已在佳木斯地区推广,仅桦南县推广面积就达3333.3hm2。
1.3 水稻留高茬还田:收割时留稻茬高度在10~15cm,秸秆还田量约1500~2250kg/hm2,在土壤含水量18%~22%时,用根茬还田机在10~15cm耕层进行旋耕粉碎,粉碎后的根茬长度应小于5cm。此法在辽宁盘山进行了10年,田间试验表明:留高茬与平茬比,增产稻谷540~825kg/hm2,此法宜在东北稻区推广。
2
华北农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及内蒙古,范围较大,大部分地区都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只有北部的山西、内蒙古、河北的部分地区为一年一熟制,大多种植一季玉米或小麦,该区秸秆还田模式主要有:
2.1 小麦留高茬免耕覆盖还田:麦收前3~7天,浇水造墒。采用机械收割小麦,留高茬20~30cm,还田量约1500~2250kg/hm2,收割后铁茬播种玉米,播后苗前喷施除草剂一次,玉米4~5片叶时,每公顷追施150~225kg氮素、75~120kgP2O5,及时用耘锄定苗、灭茬、覆盖地表。此法不用耕翻,节约成本,能及时播种,不误农时,而且还有蓄水保墒,抑制杂草等作用,深受农民欢迎,已在华北地区大面积推广,此法可增产3.3%~23.5%,平均增产12.4%。
2.2???? 麦秸覆盖还田:可用麦秸、麦糠覆盖玉米、棉花、果树行间。玉米播后25天,将麦秸均匀覆盖玉米行间,以盖严地皮不留天窗为宜,秸秆用量3750kg/hm2左右。秸秆覆盖棉田宜早不宜迟,力争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完成,盖草量在2700~3750kg/hm2。果园秸秆覆盖量较大,每株果树树盘覆盖50~80kg,每公顷约覆盖15000~18000kg。
上述三种覆盖,麦秸、玉米秸、稻草或其它秸秆均可,覆盖后都有蓄水保墒、调节地温、抑制杂草等作用。对于玉米棉花行间覆盖,夏季高温季节可降低耕层温度2~6℃,湿度提高2~8℃,杂草减少70%~90%,增产5.9%~65%,平均增产约15%。果树行间覆盖,冬季有保温效果,可提高地温2~4℃,春季则需将覆盖的秸秆移开,使地下土温及时回升,待土温提高后,晚春或夏初再恢复行间覆盖,同样可起到降低夏季高温和抑制杂草作用。苹果覆盖一年可增产17.6%~85.7%,覆盖两年可增产38.3%~228.6%。秸秆覆盖玉米、棉花、果树的技术,已经在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省普遍采用。
2.3 玉米秸粉碎翻压还田:用人工或机械收获玉米穗,用拖拉机牵引粉碎机将玉米秸粉碎均匀,抛撒地面,粉碎程度约10~15cm,还田量约6000~9000kg/hm2,最好撒施农家肥(30000~37500kg/hm2)和化肥(氮素90~120kg/hm2,磷素90~112.5kg/hm2),用重型拖拉机耕翻约20cm以上,然后耙耱整地,机播下种。一年一熟地区翌年春天播种前采取顶凌耙地,播后镇压等措施进行保墒,但不得二次深耕。此项技术已在华北地区广泛采用,增产幅度在5%~31.6%,平均增产13.6%。
2.4 玉米秸秆整株翻压还田:玉米收获后采用重型拖拉机将秸秆直接深翻25cm左右入土。整秆应埋入16cm以下。其保墒、施肥、还田数量、还田时间同粉碎翻压还田。但此法一定要有马力较大的深翻机具。
2.5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此法又可分为下列几种方式。
2.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