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疑 巧解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贵疑 巧解惑.doc

学贵疑 巧解惑   吴勇,福建省福州第十八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历史教师,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福建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委员会理事,福州历史名师工作室和福州市高中历史学科研训中心组成员。多次荣获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福州市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福州市优秀青年教师、福州市先进班主任、十佳教师等称号。所指导的“追昔探源 弘扬文化――三坊七巷名人故居维护与开发初探”课题获省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被收录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研究性学习学习包》高一年级(试验本)。参与《福州教育史》的编写工作,已编写16本乡土文化校本教材,多篇论文在全国、省级比赛中获一等奖。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学贵在疑,心中有疑才会有解惑的动机和意愿,人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才能被激发。在此,以中学历史教学实践典例为引子,讨论在课堂各环节中如何巧用不同方法设疑并解惑。   一、比图片,增识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课中如何激趣增疑,需要教师下一番功夫。在学习七年级中国历史“秦王扫六合”时,教师引用两张图片,先让学生看姚明的照片(见图1),问学生“他是谁?”再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头像(见图2),问学生“他象谁?”对比两张照片总会让学生开怀一笑,然后教师再问“历史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巧合?”学生的兴趣被调动,教学效果也就能事半功倍了。   又如在学习高中历史“美国1787年宪法”时,教师引用了两张图片。向学生出示图3并提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呢?(答案:美国国旗)上面的50颗星代表什么?(答案:美国现在的五十个州)出示图4并提问:这张图片是什么?学生有些疑惑,多数人会说没见过,这时教师提示:其实它也曾经是美国的国旗。那么,你们能判断出这是什么时期的国旗吗?依据是什么?学生根据前一张图及初中所学知识可以推理出十三颗星代表美国建国时期的十三块殖民地。这样的导课既自然,又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两组图片比较,直观而生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潜能。   二、引诗词,释疑惑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可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何其重要。如在学习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时,教师以王安石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词入手,再现变法的艰辛。   首先引用了王安石变法前的诗词《河北民》:“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教师引导学生从诗词中得出变法前河北民的六苦:养家苦、赋税苦、边患苦、灾害苦、徭役苦,南逃苦。进而让学生思考北宋社会存在的问题:“三冗”问题导致北宋中期国家“积贫”“积弱”,统治危机四伏。   接着引出《元日》一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写于改革开始时,诗句轻松明快,让人误以为写的只是春之喜庆。教师提问:诗中“新桃”暗喻什么?“旧符”又指什么?引导学生联想“新桃”实指新改革,“旧符”则指旧局面。体会作者通过对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所抒发的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最后引出王安石晚年的诗作《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词是变法失败后作者心境的写照,这时王安石已走下政坛,不问政事,也不能问政事,于是醉心于风景之中,外人称其高雅超脱,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不过是无奈的人生装饰,可是作者没有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仍然保持着一位政治家“孤芳不变”的高风亮节。   通过引用王安石诗词,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不同时期的不同心境,从而更好地理解了改革的前因后果及艰辛曲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小故事,大道理   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课堂教学中如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也是一门学问。如在学习高中历史“美国1787年宪法”关于美国国会的建立时,教师讲了一个故事。   由于各州利益不同,在国会议员名额分配上分歧很大,大州提出了弗吉尼亚方案,认为应该按财产和人口来分配名额;小州提出新泽西方案,认为每州一票制,才体现公平公正。会议上双方针锋相对,各不相让,就在矛盾难以调和时,德高望众的美国《独立宣言》起草者富兰克林站起来说:“都说人类是最有智慧的,你们争吵不休,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于是他举了个例子:一个木匠有两块不规则的木板,一块大,一块小,如果他要做一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