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俞穴的介绍.docx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俞穴的介绍

五俞穴的介绍五脏六腑的经脉分别有“井、荥、俞、经、合”五个俞穴,有些时候也把五俞穴的“俞”字也写成了“输”或“腧”,但意思都不变,都是运输气血的含义。那么五俞穴对应的五行是什么呢?五脏的“五俞穴”即“井、荥、俞、经、合”对应的就是“木、火、土、金、水”。比如有时候提到肺经的“井”穴是“少商”穴(大拇指端外侧),属木,说的就是“井”对应的是“木”这个意思,同样,在五脏别的经络“井”穴也都属“木”。六腑的五俞穴即“井、荥、俞、经、合” 对应的五行是从“金”开始的,也就是“金、水、木、火、土”。比如:膀胱经的“井”是“至阴”穴(足小趾外端),属“金”,这个“金”对应的就是所有六腑的“井”穴,依此类推。只要把这些字的顺序背下来就会在看中医书籍时不会一头雾水了。“五输穴”是一些位于四肢远端(上肢在肘部以下,下肢在膝部以下)常用穴位的总称,其中属于五脏(五条阴经:肝心脾肺肾)的穴位各有五个俞穴,即井(木)、荣(火)、俞(土)、经(金)、合(水),每条经络五个所属俞穴,五条阴经共二十五穴。如加上左、右两侧共五十穴。中医上也叫“脏俞五十穴”。听起来很多,其实有一半是左右重复的,记住二十五个就等于记住五十个了。实际上用于六腑(六条阳经:膀胱、胆、胃、大肠、小肠、三焦)的穴位各有六个俞穴,除在“井、荣、俞、经,合”穴之外,在“俞”穴与“经穴”之间又加一个“原穴”,六条经脉共三十六穴。左、右侧共七十二穴,也叫“腑俞七十二穴”。看起来很吓人,也就是记住一半就全记住了,爱好中医的朋友只要经常对着经络图看,有几天就全记住了。现在我说起来简单,可当时没有老师告诉我这些规律,也是自己看多了琢磨出来的。所以,中医理论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一个洞就能顺着洞眼看到屋里面的很多东西,关键在于你自己敢不敢去尝试,你要是总认为它很神秘,它就会永远神秘下去。下面说说“五俞穴”的含义。人体脏腑共十二条经脉,十五条别络共二十七条经络在体内循环。先别害怕,有的人又犯难了,怎么又多出十五条别络来了,这个在以后会给大家做一些介绍,属于医生需要知道的范围,说的太多了对于初学者会扰乱思路的。“井”多位于手足之端,如山间之泉水,水之源头的意思。在《黄帝内经·灵柩篇》有云“冬取诸井诸腧之分,欲深而留之”,就是说在冬天的病可取各个经脉的“井”穴和“俞”穴上来治,如针刺要深取留针,如按摩要用点力并在穴位上多停留点时间。在《难经》上也说过“井,主心下满”,就是说五脏六腑引起的胃脘胀满(大概就是肚脐以上,心窝以下),均可取“井”穴来治疗。有的朋友又要问了,我怎么知道是哪条经脉上引起的胃满胃胀呢?这个并不难发现,你可以自己检查各经的“井”穴,“井”穴不痛则过,痛则按揉之,直至不痛。懂一些中医知识的朋友也可根据最近自己发生的情况直接对应经脉治疗,比如,你今天心情郁闷或发怒生气了,就可以先找肝经的“井”穴--“大敦”穴(大脚趾尖靠近二脚趾的侧端,甲根边缘的凹陷处)按按看是否对症;感觉多梦、睡眠不好引起的胃胀、口发苦、耳聋、耳鸣等症状,可以检查胆经的“井”穴—足“窍阴”穴(在第四脚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大便不通引起的胃腹胀满、咽喉肿痛、耳聋、牙痛等,除了睡前敲“带脉”外平时可多按按大肠经的“井”穴—“商阳”穴(食指尖靠拇指一侧端,距离指甲角0.1寸)来配合治疗;因脾胃不调引起的胃脘胀满可检查脾经的“井”穴—“隐白”穴(大脚趾尖靠近身体正中线一侧,距指甲角旁0.1寸处)和胃经的“井”穴—“厉兑”穴(第2脚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有些女士因为月经不调而引起的胃腹胀满可以常按摩“隐白”穴,同时它还能治疗经血过多、崩漏、失眠等症功效显著;“厉兑”同样也有很多别的疗效,像牙痛、咽喉肿痛、噩梦的症状也是它的治疗范围。因此“井穴”在中医治疗方面是经常要取的要穴之一,多采用刺血疗法(孕妇慎用),虽然简单但自治者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下面我就把五脏六腑的“井”穴给大家排列一下。先说说阴经(五脏)的“井穴”:肝经的“井”穴是“大敦”穴(大脚趾尖靠近二脚趾的侧端,甲根边缘的凹陷处);属“木”。此穴多采用艾灸的方法,主治:疝气、阴痛、阴缩、尿血、崩漏、月经不调、小腹痛。心包经的“井”穴是“中冲”穴(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用于治疗昏迷、中暑、心绞痛等。脾经的“井”穴是“隐白”穴(大脚趾尖靠近身体正中线一侧,距指甲角旁0.1寸处);属“木”。主治:子宫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肠炎、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等症;如配合气海(位于人体前正中线,肚脐下1寸半处)、血海(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沿,再向上约三指的凹陷处,一按就能感觉到痛的地方)、三阴交(足内踝上三寸,也就是四个横指的位置)主治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疾病。肺经的“井”穴是“少商”穴(大拇指端外侧);属“木”。主治:肺炎所致的高热、呼吸急促和中风昏迷;如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