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工程重点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工程重点整理

微生物工程复习资料 绪论 微生物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性状和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把微生物直接作为生物反应器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与现代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结合并发展起来的现代发酵技术。 微生物工程的特点: 优点(与化学工程相比):1、生产过程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操作条件温和,不需考虑防爆问题。2、原料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不含有毒物质,没有精制的必要。3、生产过程是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的,因此多个反应就象一个反应一样,可在单一设备(发酵罐)中进行。4、能容易地生产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如酶、光学活性体等。5、能高度选择性地进行复杂化合物在特定部位反应,如氧化、还原、官能团导入等。6、生产产品的生物体本身也是发酵产物,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酶等有用物质;除特殊情况外,培养液一般不会对人和动物造成危害。7、通过微生物菌种改良,能够利用原有设备使生产飞跃上升。例如青霉素的生产。 面临的挑战:1、化学合成工业的竞争;2、农业生物工程的冲击。 发酵工业对微生物菌种的要求:1、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并形成所需的代谢产物,产量高。2、可以在易于控制的培养条件下迅速生长和发酵,且所需酶活力高。3、根据代谢控制的要求,选择单产高的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或调节突变株或野生菌株。4、选育抗噬菌体能力强的菌株,使其不易感染噬菌体。5、菌种纯粹,不易变异退化,以保证发酵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6、菌种不是病原菌,不产生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以保证安全。 发酵工程发展过程中几个标志性人物和事件: 1)1680列文胡克 显微镜 巴斯德证明了酒精是由活的酵母发酵引起 毕希纳发现磨碎的酵母仍使糖发酵形成酒精──酶 科赫 固体培养基的发明,奠定了纯培养技术。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和双螺旋结构 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审率(计算方法): 1)将用酶处理前的菌体经无菌水(或高渗溶液)系列稀释,涂布在完全培养基平板上培养,计出原菌数,该数值为A。 2)将用酶处理后得到的原生质体分别经如下两个过程处理:①用无菌水适当稀释,在完全培养基上培养计数。由于原生质体在低渗透压下会破裂失活,所以长出的菌落数为未形成原生质体的原菌数,该数值为B。②用高渗透压液适当稀释,在再生培养基平板上培养计数,生长出的菌落数为原生质体再生的菌数和未形成原生质体的原菌数之和,该数值为C。 原生质体形成率= 原生质体再生率= 菌种保藏原理及保藏方法: 原理:主要是根据菌种的生理生化特点,人工创造条件,使孢子或菌体的生长代谢活动尽量降低,以减少其变异。一般可通过保持培养基营养成分在最低水平、缺氧状态、干燥和低温,使菌种处于“休眠”状态,抑制其繁殖能力。 保藏方法:1)斜面冰箱保藏法;2)沙土管保藏法;3)菌丝速冻法;4)石蜡油封存法; 5)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6)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种子扩陪的概念,目的以及标准: 种子扩大培养: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 目的:(1)接种量的需要,抑制侵染;(2)缩短发酵周期;(3)逐级适应。 标准:(1)生长活力强、同步性较好;(2)生理状态稳定,生产能力稳定;(3)总量及浓度满足要求;(4)无杂菌及噬菌体污染。 种子扩陪的过程(实验室,生产车间): 1)实验室阶段:⑴培养物选择的原则: 目的:种子扩培到一定的量和质,根据菌种的特点最终的培养物可分为两类: 对于不产孢子和芽孢的微生物,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菌体;对于不产芽孢和孢子的微生物,实验室阶段的种子扩培最终是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菌体,如谷氨酸的种子培养。 对于产孢子的微生物:①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孢子:培养步骤少,因而更容易获得量和质稳定的种子,但操作繁琐。②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菌丝体:便于操作,但需要更仔细的控制。 ⑵培养基选择的原则:培养基的选择应该是有利于菌体的生长,对孢子培养基应该是有利于孢子的生长。在原料方面,实验室种子培养阶段,规模一般比较小,因此为了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培养基的原料一般都比较精细。 ⑶起始接种物的传代问题:目的:使菌种的传代次数尽可能的少。 细菌 保藏斜面 → 活化斜面 产孢子 保藏 → 母斜面 → 子斜面 2)生产车间阶段:⑴培养物的选择原则:在生产车间阶段,最终一般都是获得一定数量的菌丝体。菌丝体比孢子要有利:缩短发酵时间;有利于获得好的发酵结果。 ⑵培养基选择的原则: 目的: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菌体,因此培养基的选择应首先考虑的是有利于孢子的发育和菌体的生长,所以营养要比发酵培养基丰富。 在原料方面:不如实验室阶段那么精细,而是基本接近于发酵培养基,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成本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