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生理介入扫盲贴.doc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脏电生理介入扫盲贴

射频消融相关体位和切面影像电生理介入最常用的切面有三个: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一.心脏的投射体位-右前斜位30度左右 优点透射角度与房室环平行清楚的区分心房及心室的相对位置,容易判断导管贴近瓣环最大显示心房、心室长径,因此能够最大程度地显示导管在心房、心室内的操作缺点无法区分间隔部及游离壁无法精确定位导管在瓣环的位置二.心脏的投射体位-左前斜位45度左右透射角度垂直于房室瓣环,与室间隔平行,瓣环全面展开,有利于沿瓣环精确标测一周的的操作优点区分间隔部及游离壁精确定位瓣环缺点不利于观察导管在心房及心室内长轴方向的操作根据左前斜位将瓣环全面展开的特点对房室环进行分区和定位三.影像指导下血管穿刺及导管放置,包括1.冠状静脉窦电极放置2.锁骨下静脉的证实3.股动静脉走行1.冠状窦电极的放置首选右前斜位-冠状窦沿房室沟走行,右前斜位下,房室构呈一线行透亮环,容易发现冠状窦口-透亮环的底部,进入冠状窦的电极-上下摆动;电极走行-与透亮环平行右前斜位是放置冠状窦电极的较好体位寻找透亮环-房室沟的标志逆时针旋转,电极头端呈上下摆动是导管进入窦口的标志边逆时针旋转边推送即可将导管送入冠状窦左前斜位可验证冠状窦电极是否进入冠状窦,跨越脊柱左缘是进入冠状窦的标志2.锁骨下静脉的确认1.导丝沿心影外缘进入下腔静脉2.若导丝不能进入下腔静脉,只要导丝沿心影右缘走行到心影下缘,没有室性早搏,也能肯定导丝在右心系统。3.LAO体位下,导丝位于脊柱前方,可排除导丝在动脉系统3.股静脉的确认1.股动脉位于大转子的边缘2.股静脉在股动脉的内侧0.5-1cm3.股动静脉在髂前上嵴之上分开走行,静脉沿脊柱右缘四.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影像病人特点1.多数病人的冠状静脉窦扩大,消融导管非常容易进入冠状窦。2.大多数的消融靶点位于冠状窦口与His电极之间3.个别病人的有效靶点位于冠状窦口或冠状静脉窦内AVNRT的患者若采用右前斜位,其优点包括:较快的识别瓣环,便于消融导管跨越瓣环进入心室;直观地观察到导管在心房与心室间的位移;AVNRT的患者若采用左前斜位,其优点包括: 识别并避免导管进入冠状窦,可操作导管进入冠状窦并精细调整其在窦内的位置方便调整导管与间隔的相对位置五.房室旁道的射频消融1.左侧旁道的消融大部分的操作需在右前斜位下进行,因为右前斜位比较容易判断导管在心房心室内的操作,容易识别导管到达瓣环;左前斜位可以识别导管位于中间隔;左前斜位可以精确的定位左后间隔旁道的位置,右前斜位下此区域投影短缩2.右侧旁道的消融-需在左前斜位下进行左后间隔旁道标测消融时,以后撤导管的方式移动导管时,应在LAO体位下进行,否则会将导管撤到中间隔,消融时可能造成传导阻滞上图为导管位于左中间隔的图像,其特点为导管已超过冠状窦电极,,似乎已跨越二尖瓣环进入左房,但心内电图,为小A波。下图为导管在游离壁的图像,左前斜位有助于鉴别关于冠状窦电极的放置1.从左锁骨下静脉径路,可能会较容易引导电极进入冠状窦。(与电极的弧度相吻合)2.二次使用的冠状窦电极可能远端的弧度上有些松弛,可以用食指重新打弯塑型后放置会更容易进入冠状窦。3.RAO30是电极进入的最佳方位,此时在心脏右中下方会出现白色三角区,电极远端放置此区,即出现与前不同的跳动,将电极逆时针旋转并稍加力送电极,看电极转弯成90°并30°并进入时,表示已经进入冠状窦。4.RAO30度放置完冠状窦电极后,必须经AP或LAO位查证。(部分可以进入冠状窦的分支中),亦可经腔内心电图识别。5.经常进入分支的术者,应注意是否在逆时针旋转时过渡。6.确定进入分支后,应将电极稍稍撤出略向顺钟向转动并送电极。7.RAO30下,放置后:U型提示电极在右房,L型提示电极在右室。8.在未确认冠状窦电极进入主支时,不要贸然猛力深送电极。我觉得在LAO45度下插冠状窦电极更为方便,我常常不到30秒即可插到位。在LAO45度,冠状窦电极指向脊柱,方向固定,上下调整,很快就可以进而CS,而且不用再动球管就可以很明确判断放置成功。LAO30-LAO45都比较容易放置成功,这是我的感觉。其实颈内静脉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我进修时都插颈内的。理论上RAO30是最好体位,但对初学者来说LAO30可以清楚地看见电极的走向,很直观,既不向里也不向外.手法是在过了上腔静脉就应缓慢地逆时针旋转电极,在窦口有电极的摆动征象,稍微调整电极即可,这可是我的经验之谈啊!我使用过LAO、RAO及前后位放置电极的方法,开始学时采用LAO觉得还可以,后来后前位也能放进,但随着遇到不好放的病人,发现RAO有时很管用,导管尖去找后三角的透亮区,可以避免导管进入右室流出道。导管进入右室后回撤,稍微逆钟转,可以进入一些比较困难的病人的冠状窦。我觉得关键还是看个人习惯,我就是一直在前后位插冠状窦电极的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